第238章 抬举(2 / 2)
沈昭下意识地抬头,朝殿中看去,只见陆皇后身边不知何时坐了个姑娘。
看上去十四五岁的模样,黛眉杏眼,粉面含春,脸上虽带着微笑,却露出淡淡的倨傲和矜贵来,上身穿着丁香紫绣芍药曲水纹对襟短衫,下身着樱草色八幅澜裙,显得雍容华贵。
沈昭注意到她的手上还带着一串香囊,坠了七八个,皆是黄豆大小,中间还串有珠玉,香囊上的花纹虽看不清,却隐隐瞧出银光来,绣工用料皆不凡。
以前讲究素香盈袖,贵女们便喜欢在手腕上带香囊,现在倒是少有这样装束的人。
看上去别具一格。
似乎察觉到沈昭的目光,她微微抬眼看过来,面露微笑,眼眸却平淡无波,不带丝毫笑意。沈昭眉梢微挑,朝对方露出淡淡的笑容来。
那姑娘便不冷不淡地收回视线。她的眉眼仔细看过去与云礼有几分相似,若不曾猜错的话,应该是永嘉侯之女温仪县主云祯,云礼的嫡亲妹妹。
沈昭有几分意外,又向四处看去,见几位公主都安分地坐在一旁,唯云祯被陆皇后拉着坐在上首,这恩宠也算是独此一份。可见这许多年过去,崇仁皇帝仍旧忌惮大长公主。
沈昭落落大方的模样让在场的人对她好感顿生,且陆皇后今日显然是有心抬举她,都是惯会看形势的人,当下便有几个姑娘同她攀谈起来。
沈昭见有人上前搭话,也十分得体地回了。此处顿时没有之前的清冷。不远处地四太太见了,眉头下意识地一皱,这沈昭——可比她想象中沉稳得多。
倒是坐在一旁的沈昀,自沈昭回席之后,便频频偏头打量,眼中不乏疑惑之色——却没有恶意。
这让沈昭有几分讶异。
她原以为姑娘家都不喜他人抢风头,却不想沈昀竟毫不在意这些。她自认为自己不是小姑娘,因而心思怪异些,可沈昀分明年纪轻轻,又是在家中颇受恩宠长大的。
除了孤傲些外,总该有几分小姑娘的娇蛮才对。可自打沈昭注意到她后,却未在她身上发觉过。而且沈昀的孤傲不只是对这些平辈,便是长辈亦如此。
甚至于在面对四太太时……沈昭觉得沈昀的态度也有几分奇怪。不仅不热络,而且还有几分不屑和怨恨的模样。什么的事会让女儿对母亲露出不屑且怨恨的神情来?
在她印象里,四太太一直将其视为掌上明珠。
沈昭蓦地想起先前收到的消息,沈昀似乎在打探慕容祗?可沈家明明是存了将沈昀嫁给慕容禛的心思,沈昀这般做岂不是跟她们对着干?或许这确实是她的想法。
毕竟要说沈昀爱慕慕容祗风采实在过于牵强,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如何爱慕一个在边疆守了两年连面都没有见过的皇子?
未免后戚作乱,大周朝早就规定皇子选妃,女子出身不可太高,像沈家这样的倒是刚刚好。不过前提是沈行谨做不到阁臣那样的位子,沈家只是如此这种不高不低的地位。
这亦是沈昭觉得老太太行事荒唐的地方。若是沈昀真做了十四皇子妃,往后还成为皇后,沈行谨的仕途兴许也到头了,封个侯伯,做个闲散贵人,便差不多了。沈家若是势大,皇帝定会忌讳的。
也不知沈行谨清不清楚他的老母亲给他指了这么一条黑路。不过老太太想不明白这一层,沈昀肯定也想不明白,看她这模样,怕是势在必得。
却不知这次端阳宴,她有何准备?
东苑位于东华门外,东至皇城根,西至太庙及筒子河,北达银闸马圈,南抵菖蒲河,历来是君臣宴饮之处。在其东部还建有亭台楼阁,人坐其上,正好可见校场的情况。
时辰一到,嫔妃们便携各家夫人姑娘一起去外头的台子看即将进行的端阳活动。
外头的规矩不比殿内,没那般严格,除了几位高品命妇所在地不得轻易穿梭外,别的地方姑娘都可以随意走动。
沈昭料想崇仁皇帝下旨让她参加这端阳宴,定不是看几场击球射柳那般简单。既然让她在众人面前亮相,就必有麻烦找上来,因而她同沈昀坐在一群四品官员家眷的圈子里,不曾动作。
这种时候,为了体现君王体恤臣子的心,崇仁皇帝必会领着人来望月台打个招呼。因而当外头响起太监细细尖尖的声音时,沈昭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