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古怪(1 / 2)
沈昭回房后,立即就着手让人去打探珍宝阁之事,能在那里做小掌柜又是十一公子的,查起来应当不算太难。
而沈晖亦将那份名单交给了她。
沈昭仔细看了看,确实都是些寒门学子,并未有高门大宅的公子哥儿,想必是梅姨娘自己亦清楚,做人妾室实在是难有出头之日。
这名单上有五个人,年纪籍贯,身世背景都写得清楚。除此之外,关于他们在何处读书,功名如何,亦写得十分明白。
梅姨娘做这份东西费了不少心思。
这上头的人基本上都有一个特点——虽看着是寒门学子,家境贫寒,却绝非出身低下之人,多是大家族的偏房旁支,虽已分家,或是因自己运道不足而没落,但彼此间却还是有些来往。
天下举子太多,这样的功名对大家族而言并不重要,但若成了进士则又不同,即便是同进士,家族也会重视起来的。互帮互助才能走得更长远,所以朝中亦有不少因族系而联手的。
就如程濂,宋赐之类的,都是寒门出身,可等他们中了进士后,隔着几房的族人还是给过不少帮助。如今身处高位,反过来也会去提携族中晚辈,为自己扩展人脉。
沈晖嫁给这样的人家并不亏。
再者,她虽是庶女,可到底是四房的姑娘。以后如何说不准,至少眼下沈行谨的官路还不会到头,前途似锦,不是没有人想跟他做儿女亲家,而沈行谨亦需要自己的人手。
也算两全其美。
恨只恨沈晖眼下有了心仪之人,怕是很难把目光往这边放。可真要让她跟梅姨娘谈及此事,她还真有点开不了口,实在是这人家选得没有问题。兴许要比苏家公子更好。
端只看沈晖如何选。
不过这样的话沈晖未必愿意听,沈昭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将这份名单交于析玉,让人给竹里溪那边去瞧一瞧,这样的身世背景太简单,还得看看对方同些什么人来往,品性如何才行。
沈昭吩咐完这事,又听到析玉传了消息过来。
竟是赵钦的折子递到了京师,通政司没有半分阻扰,立即就给了内阁。朝中大小事太多,不可能件件朝议,因而许多时候都是内阁议完,觉得事关重大不可耽搁的才递到龙案上。
赵钦请旨拨银的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眼下正要用银两的地方太多,他这里反倒排后了。因此便有人觉得此事没必要禀明崇仁皇帝。
这当然是户部尚书钱樘的想法。他管着国朝的财政,眼下谁都伸手问他要钱,自是少一个就要轻松一分。
程濂却不同意。
虽说赵钦只是个布政使,没法管兵马事宜,可福建巡抚潘仪却是他的连襟,也是亲如一家的人。若是赵钦这张折子批下来,福建那边修筑防线,增加兵力,他还是可以管一管的。
赵鉴自然是附和。
而兵部尚书管考易,赵钦要兵马他倒没什么关系,可对方还说了兵器不足,船只亦不够,若修筑防线,炮筒也不可少。这些可都是归他们兵部管的,听着就是一笔大生意。
韩廷贤入阁不过两年,说服力并不够,若非必要时刻,他不会轻易发言。且今日这事到底是于福建百姓有利,他也没法开口反对。
难得的是,窦敬言他们也没有说话,这样一来就只有钱樘一人反对。看来这折子是非递不可了。
结果如何,眼下怕是还出不来,即便真在廷上请奏,要过崇仁皇帝那一关,也得磨上几日才行。不过沈昭觉得,此事成的几率十分大,毕竟内阁之中几乎没有反对的。
这倒让她有几分意外。
韩廷贤和管考易不说话便也罢了,怎连窦敬言等人也不出言。此事对程党而言显然算是个增长实力的好机会,才想着牢牢抓住。
他们向来敌对,怎这会儿就不管了?虽说自季方平与贺家没落后,程党实力略减,却仍不可小觑,眼下这个机会利用得好,福建指不定就是个铁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