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无巧不成书(2 / 2)
好在如今总算有了结果。
杨易派出的探子回报,此时明教经历了之前大宋朝庭的残酷镇压,近年来虽然一直低调发展,但人心思变、内部不稳,最近更是传出圣火令被盗的消息,疑似流向西域,但如今明教内部不稳,几乎没有精力追查这件事。
“圣火令刚刚被盗?流向西域?波斯宗教么……”
“呵呵!既然他们不追,我帮他们追!传令下去,把圣火令送到白驼山庄者,赏金千两!”
“是!”属下躬身领命而去,明显也为少主的大手笔震惊。
即便是在繁华的大宋朝,黄金千两也绝对不是一比小数!
“反正这么大的资源也带不出去,不用白不用啊,要是真用一千两黄金换到了圣火令,那就是大赚特赚!不过……”
杨易看向身前摆着的密宗神功《龙象般若功》和《无上瑜伽秘乘》,神情冰冷。
“《龙象般若功》根本就没人能练成,有史以来成就最高的两个人也不过是练到了第十层,而且一个躁进而死,一个如今还默默无闻。对这方面我倒是早有准备。”
“《无上瑜伽秘乘》却是用之于佛则佛、用之于武则武的秘法,同样是无边无际,无人修成,怪不得老和尚这么爽快就交了出来。”
“罢了,当务之急是修行九阳神功,等我武功大成,必然亲去拜访!娘希匹,真当老子好欺负啊!”
……
夏去冬来。
这一日,金国上京城出现了一支驼队,乘者都是二十二、三岁年纪,眉清目秀,没一个不是塞外罕见的美女。中间一个打头的,身穿白衣,轻裘缓带,神态甚是潇洒,双目斜飞,面目俊雅,英气『逼』人。
这人正是杨易。
他此次前来北京,乃是受了金国六王府的邀请,顺水推舟前来中原,这一路行来倒也惬意。
这一日正好到了中都北京。
这里是大金国的京城,当世天下第一形胜繁华之地,即便宋朝旧京汴梁、新都临安,也是有所不及。
只见红楼画阁,绣户朱门,雕车竞驻,骏马争驰。高柜巨铺,尽陈奇货异物;茶坊酒肆,但见华服珠履。真是花光满路,箫鼓喧空;金翠耀日,罗绮飘香。
忽听得前面人声喧哗,喝彩之声不绝于耳,杨易远远望去,围着好大一堆人,不知在看甚么。他好奇心起,待走近一看,只见中间老大一块空地,地下『插』了一面锦旗,白底红花,绣着“比武招亲”四个金字,旗下两人正自拳来脚去的打得热闹,一个是红衣少女,一个是长大汉子。
那少女举手投足皆有法度,显然武功不弱,那大汉却武艺平平,拆斗数招,便跌得灰头土脸,爬起身来,满脸羞惭,挤入人丛中去了。
旁观众人连珠彩喝将起来。那少女掠了掠头发,退到旗杆之下。
杨易仔细一打量,只见那少女十七八岁年纪,玉立亭亭,虽然脸有风尘之『色』,但明眸皓齿,容颜娟好。锦旗左侧地下『插』着一杆铁枪,右侧『插』着两枝镔铁短戟。身旁还有一个中年汉子。
只见那汉子向众人团团作了一个四方揖,朗声说道:“在下姓穆名易,山东人氏。路经贵地,一不求名,二不为利,只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许得婆家。她曾许下一愿,不望夫婿富贵,但愿是个武艺超群的好汉,因此上斗胆比武招亲。凡年在三十岁以下,尚未娶亲,能胜得小女一拳一脚的,在下即将小女许配于他。在下父女两人,自南至北,经历七路,只因成名的豪杰都已婚配,而少年英雄又少肯于下顾,是以始终未得良缘。”
说到这里,那人顿了一顿,抱拳说道:“北京是卧虎藏龙之地,高人侠士必多,在下行事荒唐,请各位多多包涵。”
我去,没这么巧吧?这不就是杨铁心和穆念慈吗?真是这两个人?
杨易心里琢磨着怎么『插』手好。
他还有个支线任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