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被调查(2 / 2)
如果秦天知道的话,应该是会拍手叫好的。
秦天又去训练了。
俞言照常去了公司。
不过这一次,他路上又去了一趟警局。
黄明宇已经回来太久,久到俞言自己也差点都忘了,还是自己安排的黄明宇。
而黄明宇自己也差点忘了,自己还在查这个事情,是在为什么而查了。
从他回来,他就开始钻进了凉城的档案资料室,开始认真详细地调查,可查来查去,也没有查到什么。
不过他一直按着俞言的话,认真的在调查着,观察着,而且还在积极的在办公室里找到那些老警员们询问着。
经过几天的调查,他也总算是有了一些收获,只是这些跟他想要调查的目的,好像有些偏离了。
不过,黄明宇也不知道俞言到底想要什么。
干脆一一的都认真地记了下来,而且认真地给梳理了一遍,这么一梳理下来,时间就耽误了,也太久没有找到俞言汇报了。
俞言这次过来,找黄明宇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要来找周局。
得知俞言突然了,周局高兴他来,周局也高兴他不来。
所以怀着矛盾的心情,还是见了俞言之后,开头第一句,他就怕俞言说撂挑子不干。
所以只要俞言不说不干这件事情,其他的,在周局看来,那都好商量,都好商量。
“是那件事情,有什么进展了吗?”周局当然是希望俞言能够提关于这件事的,不过只要不是撩挑子不干,其他的他都很喜欢听。
哪怕是没有进展,也可以。
但多少提提,实在是周局,这几天也一直在担心着这件事情。
怎么就还是没有查出来点什么呢?
但想想自己这几年的进度,也不敢催。
俞言听到周局的问话,冷笑了一声,坐在沙发上,“你想听什么进展?”
这是有,还是没有?
周局被反问愣了,呵呵笑了一下,看着俞言脸上冷冷的表情,后知后觉的察觉到了俞言现在的心情似乎有些不爽,“没事没事,时间很是充裕。”
可这句话,更像是燃起了俞言的不爽,“你确定时间很充裕?”
周局又愣了,“怎么了?”
看着周局严肃了下来,俞言沉着脸,“现在凉城什么局势,你说说看?”
问凉城的警察局局长,现在他管辖的凉城什么局势,那自然是安全的局势。
毕竟在他看来,他的治安还是很有用的。
可看着俞言的脸色,周局也不敢这样说,只是试探得道:“有人闹事了?”
俞言凉凉地看着他,“有没有人闹事,你这个警察局局长,不应该最清楚吗?问我这样的无辜市民,又能知道什么呢?”
无辜市民???
周局看着俞言一脸坦荡地说出这四个字,内心实在是佩服。
可是,脑海里回想一下近来的报告,也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事情,也只有小偷小摸。
但真要说有什么大的事情,那无非就是秦氏破产。
但是秦氏破产这件事,不还是面前这个无辜市民俞言,也就是面前这个人一手搞的鬼,所以他应该不是问这件事的吧。
可除了这件事儿,周局他还能想到什么呢。
周局很是无奈,俞言忍了忍,最终还是直接道:“非法集资。”
什么???
非法集资??
周局一下子站了起来,这可是可大可小,而且一旦查出来,绝对会被连坐。
毕竟能干得起非法集资,摊上这样名头的罪名的,必定涉及很大,也很广。
周局一时愣了,不可能啊,如果有这样的事情,他俞言怎么可能比他还要提前知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什么我这个做局长的没有听说?”
后面的话,周局在心里自己自问核一遍,当然是不敢问出来了。
俞言明显不想多说什么。
“好好查查郭家。”
俞言说完这句话,起身就走了。
这…突然提起这个郭家,周局又一联想,那不就是秦氏总裁的妻子的娘家吗?
不对,好像听说他们已经离婚了。
现在应该是没有关系了。
所以秦氏接下来就是郭家了吗。
可非法集资这样的违法犯罪的事儿,郭家应该不会做。
那俞言这么说又是为了什么。
俞言刚走,周局就已经将这个事派遣了下来,自然是不敢耽搁。
既然俞言都敢这么说了,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要不然也不值得他亲自跑一趟。
而此时的郭家,也都还没有意识到,有人就在后面,突然插上了一脚。
当然,就算他们知道了,他们也问心无愧。
毕竟违法论资的事,他们也不干。
但是俞言突然这样说,周局也不敢轻易的卸下防备。
派了一堆人去调查这件事情,郭家看着这些突然来调查的人,很是无奈,也同时在心里警铃大震。
这是什么意思?
突然被抽查,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要不然,这样的关系平时都打点好了,怎么可能会这么突然呢?
而且还没有一点儿点儿的预警。
就连他们平时打点的人也不知道。
郭大哥应付完这档子事之后,总算是把他们应付走了,至于他们过来调查是为了什么,郭大哥现在一点也没有头绪。
赶紧和郭美柔通知了一下之后,郭美柔心里隐隐有种不安。
这会不会太巧了?
秦氏刚刚才被扳倒,现在郭家就突然被调查,而且还不知道是以什么样的名状,但能拍出这样一队人调查,肯定是有原因的。
是不是背后有人举报?
郭美柔也不敢肯定,做生意的,背后都会有些说不清楚的勾心斗角,以前郭家背靠秦家,自然没人敢随意使绊子。
但现在秦氏突然倒了,郭家现在虽然已经可以独自在凉城站稳了。
可并不排除有人在背后使阴招,毕竟生意场上只有利益…
“大哥,你近来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情吧?”郭美柔出于不安,多嘴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