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难以置信(2 / 2)
所以还是得先把名儿给正了,把储位拿回来。
问题是因为这一段和弟弟相争的事儿,耶律齐在辽国军民中的口碑大幅下降,支持率每况日下……
大辽和大魏不同,虽然也是有君王的,但下面各部落还都是相对独立,各自有自己的属民。要领导他们,你必须能让他们心服,能压制住这些部落首领。
而辽国各部落,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战功!
此时,耶律齐就急须一次战功,来让自己重塑威望。
这回的事儿太大,单只去打几个不臣服的部落那是不够的,带兵去大魏边境烧杀抢掠一番,那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儿,完全不够震撼。
于是,这位辽国大皇子,就把主意打到了,同样是草原部族、同样有凶悍之名的,齐国的头上。
齐国原比辽国势力小,但在二十年前辽魏之战的时候,他们抓住了契机,趁着大魏兵败之时,出兵攻打大魏,终于迫使大魏也给了他们“岁币”,同时也得到了与大魏通商的权利。
这个狡猾的部族于是趁势状大,靠着大魏给的银子养兵养马,现在,已经隐隐有了与大辽抗衡之势。
耶律雄就曾不只一次地说过,大辽日后之危机,不在魏,而在齐。
那还等什么日后?在齐还没成为“危机”之前,就把他给拔了啊。
耶律齐决定出兵攻齐,只要得胜了,不只是辽国上下会更服他,他那位父皇也估龙心大悦,看在他为辽国除了心腹之患的份儿上,重新恢复他的太子之位。
耶律齐带着美好的愿望,带着他战无不胜的大辽铁骑,就奔着齐国去了!
结果……结果很悲崔,耶律大皇子,被齐国打了满脑袋包TT
本来是想出彩出风头的一件事儿,却丢了大人了……
逃回辽国,被耶律雄狠批了一通,并且下令,没有他的命令,再不允许耶律齐私下调动军队,这是间接地把兵权都收回去了。
耶律齐急啊,没兵权就不能打仗,不打仗自己怎么挽回声望再当太子啊?
这个时候,一个人站出来了,他给耶律齐出了个不用刀兵,就能为大辽争取利益,同时挽回声誉的好办法。
这个人,就是投靠辽人的汉奸世家出身的——孙公复!
耶律齐同意了孙公复的计划,就算是拿不回三郡六城,能不费一兵一卒就带回两倍的“岁币”来,这也是大功一件,而且这个可以充分证明,他耶律齐并不是只会用兵打仗的,没有头脑策略之人。
为自己的亲信耶律嗣臣争取了个“正使”的职务,把孙公复弄成了副使,没办法,耶律嗣臣是皇族,不把他推上去,耶律雄没那么容易同意耶律齐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