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通盘计划(2 / 2)
至于人选就在清源学院,那里的学生虽然在“科考”一途上全是学渣,四书五经读的都不怎么样,但好在,他们的课程里还有一些叶槿汐叶院长遗留下的迹痕在,思想相对于目前的大魏官员,能先进一些。
其次是兵权,这个必须抓在手上。
京城四军里的剑南军、卫北军都还行,领兵的一个是王娘娘她亲爹,忠国公王玉祥,标准的保皇派;另一个是南宫一族相对拿得出手的人物,淮王南宫清宇,这位王爷是个守旧派,没什么功绩也不犯什么错误,对明宗对晋王两边儿都不得罪,平时在朝堂上一言不发,跟没这个人儿似的,至于真到了必须站队的时候,他会站哪一边儿,有待考查。叶七七决定,这个,先不动他。
另两军,振武军和领西军,就必须得动了,因为领军的是当朝朱太后的两位亲哥哥,朱延博、朱延续。
这两位朱候爷叶七七没怎么接触过,叶七七不是三天一个班儿吗,统共上了二十多回朝,二朱候爷都没来,也没和她正面交过锋。
想到此处叶七七又在本子上划了个重点——朱太后,这位宫斗能手,到现在还没出过场呢,自己进宫去教小皇子时也没见过这个人,太过安静了,这是憋着和自己放什么大招呢吧?
想取代二朱的兵权,这是个有难度的事儿。
不过也难不倒叶七七,他们不找自己,自己可以找机会和他们“碰瓷儿”,先挑衅再打脸,把他们的老脸给撕光,威信降下来,发动舆论攻势。等火候到了,再去军营里把账本儿给偷出来,叶七七就不信,他们执掌两军二十年,账目上就没有漏洞可查!
把人搞下去之后,谁来替代呢?武将,自己手里只有个项西城,岳小胖顾东城都用不上,这俩人就算是粗学了些拳脚,领兵部阵那还是不行。
而项西城呢,虽说不是在他那位大将军的亲爹跟前长大的,但倒底是武将世家,而且他亲爹当年接他伯父班儿的时候,把之前陶大将军的亲信洗下来一批,那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项西城他娘心眼儿多,把这些人都给接手了,直接拉到京城来,弄了个庄子给养老。
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那可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项西城如果掌了军,那也都是他手上最珍贵的筹码。
锁眉想了半晌,除了西城,手上再没别人了。空了个位置,侍定,有机会问问南宫老王爷,有没有合适的人,让他给推荐一个。
接下来要动用的是岳小胖儿,入朝或是领兵这些个,是不能指望他了。但叶七七另有重任交给他,江南新粮虽已送到,叶七七又用了几招把市场上商户的存粮弄到大魏公仓里去了,可奈何北方受灾的地方太多,粮食还是不太够用。放眼大魏,能吃得上白米的地方真不多,也就一个京城,京外的地方大多数连粟米都吃不上。
究其原因是大魏国土虽广,但适合种粮食的地方不多,单是京城附近,就有大片沙土地,不适合种粮。而且除江南以外气候又干,雨水太少,稻米粟米不耐旱,很难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