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收回封赏(2 / 2)
对啊,叶侍诏没死,那之前的加官封候,岂不是,成了一场乌龙……
可是,难不成要收回来?圣旨都下了,此时收回,那不是变成了,皇上说话不算话?
这可咋整?
现在,不只明宗,就连历经三朝的霍相、博古通今的邹大学士,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从大魏开国至今,乃至是纵观史书,就没有过这样的事儿啊。
明宗双眉微锁,看似,陷入了深深的为难之中。
中书令卫贤为皇上献策:“圣上,臣觉得,这事还需尽快,先需尽快把发出去的召书,收回来。”
很多大臣也觉得,应该收回来。
那官儿给得也太大了,除了三位丞相,都和尚书令中书令一般了,再加上那爵位,威信候啊,除了三位国公,当朝还有谁比她的爵位大?而那三位国公,两个,老的都出不了门说不得话了,还有一个能上朝的,那是皇上的老丈人!
之前,人死了,那是抚恤,是追封,无所谓。人也不能来上朝了,自己这些人,也不用比她低,见了她也不用行礼,就算是行礼,给个死人上柱香,做个礼数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现在,人没死,那,以后一个小姑娘比自己高出好几级去,这个,真的不太行。
所以,对卫贤的话,绝大多数人很赞同,这官位爵位,应该要回来。
可明宗却觉得不好:“此事,朕已下了旨了……”
君无戏言,这话可不是白说的。帝王之言,如果朝令夕改,随之而来的,他的威信必将大打折扣。
“况且,叶爱卿对本朝,确有大功。”明宗想了想,又补充道。
“叶侍诏的确有功,”马品信上前道,“但此功,不足以升至如此高的官阶吧。”
顾仙儿一声冷笑,接道:“不足以升至平章事?不过是比马待郎高出半阶而已,我倒想问问,马侍郎为官多年,可曾制出过弓弩、手雷那等神器?或是找出了亩产十石的新粮食,供百姓耕种?或是,能教出一百名进士来?”
还有给朕赚出一个内府的银子,帮朕平定了粮价,在朕发脑疾的时候救了联的性命……
如此一想,明宗忽然觉得,这满朝大臣,哪一个都没有叶爱卿立的功劳大!是,的确她年纪是小了些,明宗本来也想着,慢慢封赏着,用个十年八年的,再把她升到丞职,可出了这么件事儿,可以说是提前把他的心愿完成了,因而,这圣旨,他是真心不想往回收。
马品信答不出顾仙儿的问题,转身又向明宗道:“圣上,那手雷与神弩,虽然在我大魏军中已经过试练,但真正用到对敌上效果如何,还未可知。至于新粮,也未在国内大面积推广,还称不上是造福整个大魏。还有那百名进士,他们都是清院学院的学子,难道这今科中举,就只是叶侍诏一个人的功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