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愣头青(1 / 2)
朱潜待明宗发完口谕,郭忠侍领旨出殿宣皇城司之后,又再度拜倒在地,叩首道:“圣上,臣有一不情之请,待皇城司查证此事属实之后,还请圣上恕臣父之罪,臣,愿以翰林之位,换我父一条性命。”
孝子啊!满殿的大臣,看向朱少年的目光中,都带着几分同情、几分钦佩、几分感动,这,要是自己的儿子多好!朱延博有子如此,即忠且孝,却还要不认这个儿子,唉,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整个大殿,除了低头跪在地上的那两位之外,只有两个人,看向朱潜的目光与众人不同。
顾东城:你小子装得挺像啊,如果我不是事前就知道,是老大派你回府去当卧底,盯着那你爹你叔,防着他们出什么幺蛾子,就你这演技,怕是连我都能蒙过去。
明宗:又来这招儿?上回就要用进士给你爹抵罪,这回是翰林?你当你们皇上我,是没记性的?可一不可再,你还当朕,真的不敢罢了你的官,把你赶出朝去?
动不动就要辞官,你们,这都是跟谁学滴?
好吧,朕是真的不敢,不,是不想放你走。如你这般,有勇有谋有担当,又能忠孝两全的少年,朕,不只不能罢你的官,还得着重培养,以免,我大魏官员队伍也如武将一般,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啊。
于是明宗皇帝整了整面色,温和地对朱潜道:“朱爱卿联钦点的状元郎,岂可辞官?再者,林氏行巫盅之事,如查证属实,那也是她自家的事,朕之前已经下旨,令她别居于朱氏家庙,这,就等同于下旨朱延博休妻,已被休弃的妇人,她的所做所为,与你们朱家无关。”
朱潜大喜,再度拜伏于地,口中三呼谢恩。
明宗咳了一声,道:“林氏为弃妇,此事就应如此惩处,谢恩倒是不必,不过,朱翰林,以后这辞官之言,不可再提。”
朱潜再叩首,连道臣不敢,以后,臣定用心为官、为我大魏为当今明主,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明宗的脸上渐渐带起笑意,这人,如果看好了谁,就看他哪儿哪儿都顺眼,就连这种经常听到的恭维之词,由这少年说出来,也格外顺耳。
“好了,两位爱卿,退下吧。”明宗和言悦色地道。
朱潜向上一礼,转身归队。
顾东城却没有移动脚步,一礼之后,又向着明宗道:“圣上,臣还有话说!如皇城司查证朱翰林所言属实,那么,臣就要参卫中书、马待郎,参他们之前在圣面前为奸佞进言,识人不清!参他们混淆视听,蒙庇圣上,他们,这是欺君!”
众大臣,对哈,马待郎卫中书刚刚不还言之凿凿地说什么,两位朱将军在家里以泪洗面,痛悔不已,为自己不能尽忠报国而夜不能寐么?
如果,朱翰林所言属实,这两位,妥妥地就是欺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