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三碗不入城(1 / 2)
晨钟伴随着鸟鸣,传入韦仁实的耳中。
睁开眼睛,一缕晨光透过窗子照进屋内。
坐起身来,看见床里边的兮儿正蜷缩着身体,一只手还捏着韦仁实的衣角。
她倒是被“闹鬼”的宅子吓的不敢一人睡觉。跑到韦仁实屋内听了半宿故事,还是不敢,连留宿在韦仁实屋内,也不不敢睡在床外边。
韦仁实起身下床,又扯了薄被给兮儿搭上。整理了一下身上压皱的长衫,便轻手轻脚的出去了屋子。
到门外深吸了一口早间清新的空气,这才感觉脑中清醒了不少。
老实说,兮儿睡在他旁边,让他一晚上都没有睡好——兮儿睡得『乱』拱,他还得注意让自己莫碰到她。
“少郎君起得怎这么早?”孙老汉从前院进来,看见了韦仁实,便过来请安。
“孙阿翁不是更早。”韦仁实笑道。
孙老汉回头望前院看看,说道:“今日咱们就要去城门外设庐,老汉起来将酒分好。”
韦仁实点了点头,又问道:“孙阿翁,您觉得咱们是将前院改成什么更好?是做成库房,还是再建个能酿酒的地方?”
孙老汉说道:“这个老汉也想过,觉得是各有利弊。若是都改成库房,就得不时从昌谷将酒拉来,日后前面铺子开张了,一日里消耗不少,这运酒的马车恐怕隔不了几日就得跑一遭。好处是在昌谷咱们可以敞开了酿酒,地方大,出酒多,酿酒方便。若是将前院改成作坊,就地酿酒,便不用来回拉,更为方便些。可这么一来,前院就又有些小了,只能改成个小些的作坊。”
“您老说的不错,跟我想到一处了。”韦仁实听了孙老汉的话,心里便已经有了决定。
一抬头,看见孙鹏从前院走进来,见韦仁实跟孙老汉说话,便过来给二人请安。
韦仁实便又将刚才的问题问了他一次,又将孙老汉的话说与了他听。
“孙鹏,你是酒坊的掌柜,这事儿须你来拿个主意的。”说完之后,韦仁实问他道:“你觉得应该如何改?”
孙鹏皱起眉头来想了想,说道:“回郎君的话,小的觉得还是都改成库房。”
韦仁实笑道:“为何?”
“都改成库房,这前院便算是一个极大的库房了,能存放不少的酒。”孙鹏说道:“昌谷的酒坊小的看过,就算是将前院不留库房,都改做作坊,也不如昌谷的酒坊大。况且若要酿酒,除了酿酒的作坊之外,还要储存不少的粮食,这里也没有这个地方。这这里酿起酒来,远不如在昌谷酿酒方便,酿出的质量也可能不如在昌谷酿出的酒。至于需要不时拉酒,这也不是大问题。一来昌谷距离洛阳城不远,就算是马车队,至多也不过两三日时间,二来,到时候酒坊有了营收,咱们大可以自己组支马车队,专门往来昌谷与洛阳拉酒。或许到时候还能替别人捎拉东西,又或是将洛阳和昌谷的东西两头倒儿,多少赚个马夫工钱。”
韦仁实眼中一亮,两手一合,道:“不错!你与我所想一样,且比我考虑的还又多了一层。既如此,今日你就不用去城门外了,便立刻开始着手改这前院和前面铺子。我托了田掌柜派人过来与你领路,帮你找人。你便找齐人手,这几日尽快将前面铺子与前院改出来。哦,冰坊也一并改了。照你的想法行事即可。”
孙鹏当即大为兴奋,立刻行礼道:“多谢郎君信任!小的一定将事情办妥!”
但凡城门外,都多有草庐,倒也不知道是谁修建的,简单的四根柱子搭个草棚,下面可供人休息、躲雨,都在人流量多的城门外沿路的地方。
若说洛阳城人流量最多的城门,那必然是南面的定鼎门。
定鼎门乃是洛阳城外郭城正正南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定鼎门内的街道称为天街。隋炀帝曾在定鼎门外设四方馆,东方称东夷使者,西方叫西戎使者,南方为南蛮使者,北方是北狄使者,各一人,用于接待各番国来使和处理互市、贸易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