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1 / 2)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本朝以儒家伦理、孔孟之道来治理天下,以此整饬民风,教化百姓,使得政通人和,民生和乐。当今皇帝仁德,更是以身作则,来给百姓们树立榜样。他对白太后十分尊敬。
此番太后娘娘生辰,皇帝着下臣们预备了盛大的庆寿活动。文武群臣齐聚来贺,宫中各处张灯结彩,另有戏曲、杂技、舞蹈等纷然杂陈,令人目不暇接。
许家本列居中间,此番因沈伯娘的缘故,她们往前挪了不少。太后娘娘生辰,她说了算。
皇帝亦主动问了沈伯娘,“听闻许若清先生早前在徐州准备筹建收留孤寡的养安堂,不知现在如何?”
白太后身家单薄,只剩徐州许家一房亲戚。且许家识时务,从未提过什么要求,倒免了外戚之嫌。
沈伯娘恭谨答道:“托陛下、太后娘娘鸿福,养安堂已经运转起来。如今请了织女,教她们织布,学得一门手艺。”
“甚好。”皇帝十分赞赏,“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她们学得好,也有一门赖以生存的手艺了。”
“陛下说的是。”沈伯娘笑着答了。
皇帝恰好来了兴致,又向左右宫人道:“明日提醒朕,给徐州养安堂题匾。”
沈伯娘喜不自禁,又是千恩万谢。
许绮兰头一回坐这么前,这边坐的都是京里有头有脸的皇亲国戚。她略微一侧身,便看见了靖南侯府的袁老夫人及其儿媳孙氏。
对面便是众位大臣的诰命夫人。王家炙手可热,其妻女亦位列前茅。
许绮兰看过去时,正巧和王玉笙的视线对上了。
上回口角之争,王玉笙满盘皆输。后来名声半毁,她便把这笔账记在许绮兰身上。此刻即便是太后寿宴,王玉笙也不能全然掩盖住她怨毒的眼神。
许绮兰视若无睹,她也不会就此放过王玉笙,只等岳茹进京来,一并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