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真正的枪手(1 / 2)
孙山第二天就找到了制造这起枪击案的幕后策划人。
这个策划人谁也不会想到,居然是马局长。
那么孙山是怎么找到证据的呢?
孙山一上班,马局长就迫不及待的派人把孙山请到局长办公室,先是对孙山来了一番体贴入微的慰问。说:“孙副组长,让你受惊了!刚刚接手工作,就遭到枪手的威胁!这说明,这伙凶手胆大妄为,肆无忌惮,如果不抓住他们,不仅仅皇军那边会怪罪,连我们这些人都会遭到他们的威胁!”
这话说的孙山疑窦丛生。他不禁把怀疑的对象放在马局长身上。
马局长做这样的安排是有可能的。
他迫不及待的想破案,碍于手下没有得力的干将。好不容易来了个孙山,又怕孙山跟涂组长一样,出工不出力。于是策划一个枪击的事件,迫使孙山不得不全力以赴查出凶犯。
后来的事实表明,孙山做这样的推测是正确的。孙山找了个借口看了看警察局手下人员的枪支。全部是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枪,弹壳均为武昌制造局1926年生产的枪弹。虽然没找到吻合的型号,起码能说明,这颗子弹来自汉口警察局内部。
再查下去就没什么意思了。
有意思的是警察局内部人员对昨晚枪击案的态度。
比如重案组,有五名科员。除了孙山,其它的4名人员态度迥异。比如涂飓伟,对昨晚的事一直保持沉默。当其它三个同事说说笑笑的时候,他板着脸,时不时发出一声冷笑。
比如老林,他一直把昨晚的事夸大其词,放到孙山也成为目标的高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反抗分子已把孙山列为暗杀的目标。这从某方面来说,算是夸奖了孙山在警察局乃至皇军这边的身份与地位。他认为,能被杀手暗杀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孙山对皇军一直忠心耿耿,以至于让反抗分子不惜以身犯险来暗杀。
还有个叫鲁强的人,对老林的话嗤之以鼻。他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巧合。或者说是孙山得罪了其它人。鲁强的话颇具代表性,他说:“如果枪手想杀一个人,为什么会在楼下发射子弹呢?何不在孙副组长下班的时候,潜伏在路边执行暗杀?可别忘记了,杀手自一个星期之前,从未失过手!”
倒是一个叫肖疾风的小伙子,对老林和鲁强的话不敢赞同。他说:“孙副组长刚刚走马上任,来到我们组,我们应该说些高兴的话才是!或者搞个宴会欢迎孙副组长的加入!何必说些晦气的话让人不开心呢?”
重案组4个不同态度的人表明,这个科室表明上团结,实际上互相掣肘。比如组长涂飓伟,心思颇深,从不擅自发表意见,只是默默行事,干什么不干什么,也毫无征兆。
比如老林,应该是马局长的拥趸,自孙山一进办公室,他试图夸大事态,督促组里的同事加紧破案,不然重案组每个人都有危险。
比如鲁强,这是个上班混日子的警察,有一定的侦察经验,从不忌讳说什么。最后那个肖疾风的小伙子更加好判断,就是一个刚刚入门的小伙子,涉世未深,对当前的形势并没有准确的把握。
孙山只在办公室呆了一天,就知道了重案组4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把所有的防备全部集中在涂飓伟头上。他认为这个人决不简单,是友是敌还得仔细判断。至于其它人,那就好说了,逐步击破。
后来的事实表明,孙山的推测是正确的。
这个涂飓伟的确不简单,城府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