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议定摄政王(1 / 2)
第135章 议定摄政王
秦政在池水里游了一个多时辰才返回,在太监的引领下,在一座名为摘星楼的阁楼中歇息了下来。
他上了床铺就睡着了。
在秦政呼呼大睡的时间里,宫门外的南阳城中,正上开展着一场缉拿活动。
李阳在龙禁卫的帮助下,将前些日子抓到的刺客都移交到了刑部,由刑部出兵,将在城中的皇亲国戚连夜传唤了过去。
翌日,秦政吃过饭,便被请到了金銮殿中,与朝中重臣商议国君的事。
他坐在座椅上,一言不发,看着这些南离重臣争论。他们唾沫横飞地互相攻讦,争的脸红脖子粗,秦政安稳地坐在木椅上,一边喝着茶,一边微垂双目想着大夏的朝事。
朝臣们一直争论,秦政就一直坐着,侍奉的宫女太监进来添了七八回水,秦政就一杯接一杯地喝,中间还出去方便了一下。回来时,他们依然在争论。
最后,李阳祭出了大杀器,沉声道:“各位大人,前些日子公主和圣天子遇刺,小王令人仔细调查了,又有圣天子抓到的刺客的供词,基本确定,此事是皇室众人参与的。
“除了三公主,还多许多宗室之人参与,昨日,小王就已经令人将他们软禁了起来,等待进一步的调查。
“诸位大人推举的继位人选都在其中,他们身上皆有极大的嫌疑,现在提议他们继位,是不是不太合适?若是其中就有参与刺杀圣天子之人,咱们该如何跟圣天子交代?
“无论如何说,也要等调查结果出来了,证明他们并没有参与此事,才好再谈让不让他们继位的事。众位大人以为呢?”
这些大臣闻言,默默看了眼一直没开口的秦政,气势都弱了下来。
过了片刻,他们便道:“若是如此,那不如再等些时日,等结果出来了,再议定国君。”
李阳当即出言反驳:“国不可一日无君,此事岂能耽搁。如今产生了分歧,小王以为可以先议出一个摄政之人,等此事平息了再议。这样就两不耽误了。”
秦政见李阳如此说,微感诧异,但很快便想明白了其中关键,他这么做,无非是在防备着自己让李天心继位。
一旦他将李家所有宗室铲除,他面对自己时,就处于弱势了。自己若是执意坚持让天心继位,他很难抵挡。
他铲除李家宗室后,不难想像,朝野上下反对他的人绝不会少。
那时,他就要面对李家宗室势力对他的报复。若是自己再不支持他,站到他的对立面,他必然无法继位。那些被他得罪的宗室,甚至会为了报复他,转而支持天心继位。
现今,他采取相对弹性的策略,就能在关键时刻,将李家宗室从嫌疑人改成无罪,进而获取他们的信任,联合他们的势力,一致对外,让自己无法支持天心继位。
那时自己面对的,就是整个李家宗室的势力,想要取得胜利,须得费很大功夫。
如果自己继续支持他,并力荐他继位,自然就不会发生面对所有李家宗室的问题。
但如今,他无法确定自己是真心支持他,还是假意支持他。所以他并没提出由他继位,反而提出了设立摄政王作为缓冲,借此观察风向,等待时机。
如今李家宗室中除了他,都牵扯进了刺杀案中,能担任摄政王一职的,除了他就是天心了。
而一旦成为摄政王,那就与新皇帝没有差别了,会逐渐掌握大权的。
自己若是支持他为摄政王,就是支持他继位的意思。若是支持天心为摄政王,那就是支持天心继位的意思。
如果自己支持天心为摄政王,他就会将刺杀一事大事化小,把李家宗室无罪释放。并挑明,是自己让他捉拿的他们,是自己让他针对的李家宗室。
然后,他借此获取他们的信任,将矛盾引到朕身上。
那时,整个李家都会把自己当成敌人,转而信任李阳。天心要继位,难度就增大了。
之所以让李阳去调查刺杀一事、捉拿李家宗室,而不是由自己动手,也是考虑到,不想让李家宗室将矛头对准自己。
让他们内斗,让李阳清理李家宗室,对自己来说,是最好的策略。
没想到,李阳也想到了这一层,已有了防备。
既然如此,如今就可以对他下手了。
想到这里,秦政道:“郡王说的不错,朕也以为可以暂时设立摄政王。国君一事,等结果出来了,还可以再议。”
众大臣闻言,默默抬头看了秦政一眼,见秦政一脸无所谓的模样,似乎只是随口一说。
但他们并不傻,都能从这话中听出,他在偏向李阳。秦政的立场已经明确了,就是支持李阳做摄政王。
现在夏国的军队还在边境,跟夏国作对绝没有好处。如今秦政的立场非常重要,既然他已经表态,他们也没必要明着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