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期门郎与步跋子(1 / 2)
车队行不过一个时辰,就来到背靠葫芦河的葫芦镇,这座居住五百多户人的大镇,是新近五六十年内形成的,里面居住的都是在碎叶沦陷时逃出的汉民,这座镇子的大半部分其实已经是处于大石城境内,本来应该归大石城管辖,但因为里面居住的碎叶难民在南逃时,曾经多受李家的救助接济,所以葫芦镇镇民们对李家感恩戴德,更愿意接受李家主导的勃达关领导。
李铮作为李家的独子,现在李家的唯一男丁,李家现在的家主,自然是最受葫芦镇居民拥戴的,但这一次李铮来到的时候是家家闭门的夜晚,先前也未通知是临时起意的,所以来迎接李铮的并不多,没有出现记忆中那种前呼后拥的景象,不过李铮倒也不怎么在意,虽然小蚩尤已经做了妥善安排,但取那批功勋兑换出来的武器时,不引人注目是李铮所最希望的。
李铮很快就在以前他任命的葫芦镇里正带领下,来到镇衙门的广场前,那里大约有五十名士兵,正守卫着堆成一堆的弓弩,那就是李铮从系统中用功勋兑换出来的两百把步弓,五十把雕弓和百把臂张弩。
弓弩都是货真价实的,但那群押解这批武器到葫芦镇的士兵却都是虚幻的,是系统精灵小蚩尤变化出来的,不过这五十多名士兵倒都是在这个时空真实存在的,有名有姓且都是焉耆统帅张公瑾的亲兵。
焉耆离勃达关远在千里外,临时想起来用焉耆支援,来掩饰自己兑换武器之事的李铮,即便手握骑砍系统,但他也是没有权限施展神力,将数十兵焉耆士兵瞬间传送千里,来当押解军械护卫的,所以只能是求小蚩尤,小小施展一下神力,幻化出一堆焉耆士兵来掩饰。
这些幻化出来的士兵都是在这时空真实存在的焉耆军士兵,而且在幻化出来的同时,那些在焉耆的五十多名士兵脑中就已经被植入,自己曾经遵都督之令,运送一批武器给勃达关汉军的记忆,再加上焉耆军统帅张公瑾也同样被植入记忆后,李铮对从系统兑换出来武器的掩饰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唯一有点瑕疵的可能就是这批武器从焉耆运送到葫芦镇的速度有点快,不过李铮用未雨绸缪,在图斯人进攻之前就有预见,就向焉耆求援的说法,到也是说得过去的。
装模作样的与那五十名幻化出来的焉耆士兵完成交接后,李铮立即放那些维持不了多久马上就要溃散的幻化士兵走了,让自己带来的乡勇将那些弓弩搬上大车,同时让葫芦镇的里正去动员葫芦镇的铁匠木匠等工匠,要这些工匠跟自己去勃达关。
葫芦镇居住之民,原本都是碎叶沦陷时的难民,他们的祖辈已经经历过一次妻离子散的破家之痛,现在的葫芦镇居民根本不想再经历一次祖辈的痛苦,他们是最不想勃达关被攻破的,所以葫芦镇的工匠们一听统帅李铮要征召他们,都是踊跃参加。
葫芦镇居民因为有切肤之痛,所以格外支持李铮抗击侵略者,但其余勃达关南部汉民聚居城镇,就比较差强人意了,愿意应征前往勃达关的工匠寥寥无几,除了李家所在的虎贲邑外,不过已经从葫芦镇得到百多名匠人,已经觉得够用的李铮,虽然恼怒同胞的麻木胆怯,也没有强征那些推脱躲避的匠人。
在回路上,成功兑换到自己所需武器的李铮,面上并无多少喜『色』,而是依然在面『色』肃然的思考,对于作为必须要学会平衡各方利益的统帅李铮来说,武器是弄来了,但如何分配却又是成为李铮的另一个苦恼。
李铮手下这支汉军,是分成泾渭分明两派的,两派之间虽然不能说是有多仇视,但也是非常敌视,互相看不惯的,平时多有矛盾,先前面临强敌死生存亡时,倒是还能同仇敌忾精诚团结,但现在危机稍解后,两派之间的间隙就又会出现了,如果李铮分配不好这批弓弩,无法让两派都心服口服,那么这个间隙必定是会越扩越大,会极不利于李铮接下来的指挥作战。
勃达关汉军之所以分成两派,不是因为其它,就是因为这一支军队最开始时,其实就是由两支军队组成的,而且两只原本就互相看不上眼的军队,这两只军队中的一只,是当时大汉皇帝的禁卫部队之一,当时汉军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期门军,而另一只则是大汉河西军中的精锐步跋子。
期门郎最初是由北地六郡良家子组成,所谓六郡良家子,是指大汉凉州的天水、陇西和金城三郡,还有朔州的灵武、榆林和九原三郡的忠勇武人,这些武人大多拥有一定的资产,所以平时可以不务农劳作,而去练习马术和搏战技艺,个人战斗素质极高,所以这些六郡良家子也就成为了大汉帝国最好的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