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北伐(1)(2 / 2)
“回爵帅,”高文贵自称本将,刘彩玉可不敢顺着叫;“正如爵爷所说弃暗投明,眼下城内弃暗投明乃是人心所向,下官一是自感罪孽深重,二是恐城内士绅急于表现,绑了下官来投诚于爵帅…”
听他这么一说,高文贵倒是释然了,磨盘山那一站可谓血流漂杵,天地变色,若是皇爷那日即刻反攻,恐怕此时行在已经搬回昆明。作为最直接,清晰的了解到磨盘山血战清军惨状的当地士绅,临安士绅决定投诚毫不奇怪。
而磨盘山一战击败了清军的野战主力,剩下的残兵败将除了昆明的驻防八旗和绿营还可堪一战,其他各地都是当地新征召的乌合之众,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出操一次。从小旗到千总都是当地士绅的子弟,哪个愿意和明军死杠?
临安城四门大开,城内士绅带着人送上了粮食酒肉出来劳军。明军按照预定好的入城计划,首先派一营步兵控制了城内的各处要点,再让后续部队进城。不过,让士绅们惊诧的是,接收这些物资的后勤参谋拿出了盖了印章的借条给他们,并且表示可以用借条抵交税收。
“小人省得,省得,”士绅们堆笑着收了下来,不过心里却不大相信,从来过兵就只有危害地方的,哪有不抢地方还给主动给钱的官兵?
临安府城说是府城,其实规模也不过比内地一个县城大些---城墙周长不到八里,要是全旅入城,那城内的百姓就没法住了。西营改编的新军本就治军甚严,改编为新军后更是不许扰民,在清理了城内的隐患后,只有一个营的步兵进驻城内维持治安,就连旅部也驻扎在了城外。
次日,来自元江军民府等地的土司兵抵达了临安城下,刚刚看到城墙,这些土兵就吵吵闹闹着要进城。相比羁縻制度下几百上千年的土司地盘,昆明派遣流官的临安府显然更加富裕。不过新军哪里肯放他们进去,要是放这些土包子进去大抢特抢,新军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在百姓心中良好的形象,那不是没了?
“我们也是大明官军,为什么不让进城!”一个衣着华丽的土司头人用半生不熟的西南官话喊道。一边喊,他手下的土司兵就跟着想往前冲。
新军几乎是纯火器部队,装备先进但是人少,堆起来的人墙很快就被人潮冲的差点拍上城墙根。负责临安府城南门的赵警帆连长被几个土司兵挤到了城墙旁,双腿动弹不得。眼看着,城门就要被他们冲开了。
“啪!”情急之下,赵警帆突然从腰间拔出了手铳朝天打了一发,也不知道有没有铅子,但铳声却着实是吓人一大跳。冲击城内的土司阵列暂时停了下来。
趁着这短暂的沉默,赵警帆大声喊道:“这是高爵帅的命令,汝要是有意见,让你们官长进去找高爵帅说,可别为难我们这些办差的。何况,新军也有人在外扎营。”
“举铳!”
新军一个步兵连是一百二十个人,除去使用手铳的排,连级军官和连部成员,一百一十只燧发铳一瞬间立了起来,在城墙前出现了一片枪林,铳口下面雪亮的铳刺反射着光泽,看起来甚是吓人。
“各位弟兄,要不是军令所在,咱们也不想自己人杀自己人!”赵警帆嘴里的话带着一股威胁的意味。
见着一个小军官敢如此狂傲,气的不轻,可面前的这只部队曾经在磨盘山歼灭了一万多纵横天下的东虏,连吴三桂都被绑过来在山沟沟里劝自己这些人“弃暗投明”,虽然自己手下有个四五百人的,可也不能为了一时生气就葬送自己的兵马。要是折损太多,回来了自己手底下的地盘可能就不翼而飞了---纳楼茶甸长官司长官吴报忠想道。
土司兵虽然人多,但分属各家缺乏统一指挥,很快就被有着钢铁纪律的新军挡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