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较劲(9)(2 / 2)
毕竟,扬州城内那么多好房子,你们都烧了,难道以后还要重新建设满城?一群没见识的奴才!
奴才们的确没见识,但是倒挺听话,城中的火焰很快就平息下去。
三天抢掠过后后,鳌拜命人去砍伐木材,准备制造船只渡江。
与此同时,朱成功也在被暂做行营的县衙里接到了这一噩耗,立刻下令从明日开始全军逐步撤退,放弃沿途一切州县,固守南京。不过,敌前撤退也是一个技术活,如何在占劣势的时候选择殿后的部队,体现了一名指挥官的素质。在经过多轮商议,协调以后,朱成功定下了“水军不撤陆军撤,非嫡先撤嫡后撤”的方阵。在非嫡系部队后撤的同时,嫡系部队依托修筑好的各种工事缓缓收缩。水军则不停的袭扰湖口,彭泽甚至鄱阳湖内等粮道上重要的转运处,发射火箭和火炮试图烧毁粮仓,攻击船队。
此时,船只如果想在江河中逆流而上,除了拉纤,就只能依靠抢风航行,所以往上游航行速度并不很快。一支由四艘百料广船组成的船队不停的转着硬帆,利用八面风几乎不屈不挠的朝上游巡航。在这只船队后面十里左右,还有一支更大一些的船队,他们又一次出发逆流而上执行侵扰清军粮道的任务。
水军除了造船以外,优秀的水手其实更加重要(更何况清军都来不及去晾干船材),所以相比打生打死的陆军弟兄而言,水军的出战可以说轻松加愉快,伤亡的人数还没有掉水里淹死的多!什么,你说铁链可以封锁长江?清军哪次试图封锁长江,不是被船上的大炮给打烂了?何况,他们也得占领长江两边才可以啊。
怀着这样的心态,四艘船内都极为安静,水匪一样的水兵睡在充满异味的船舱里,想着回程下船以后休息的好事,桅杆侧边的望台上连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值班的操帆手在管着船帆。
在这几艘船的正前方,长江的波涛声催眠一样的回荡着,让承载着火焰的江水显现出一点易碎的光泽来,扑通扑通的跳水声迅速淹没在波涛之中。
一个浪头打来,一艘已经没人操纵的火船迅速撞上了面前的大船,火船上的柴草被震的掉下船,但涂了桐油的船身带着火焰却炙烤着船板。紧接着,又是一艘火船扎进了这片火海。
操帆手惊讶的大呼小叫,同时把用竹木骨架固定的纵帆落下来,让自己所在的船只不再向前,而是迅速逃命。
在星星点点的火焰中,一名怎么也睡不着的渔民好像闻到了什么,蹑手蹑脚的打开船舱门,爬到了甲板上,吓得他叫出了声:上游方向布满了带着火焰的船只,借助水力铺天盖地的几乎碾压过来。
见到此情此景,这名渔民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放任这艘船逐渐被火焰吞没---作为半个月前被强征来的水手,他巴不得这些人统统被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