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小说 > 超凡梦世界 > 第40章 美食达人 (三十九)

第40章 美食达人 (三十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当舔狗开了外挂  非常修真人  异常项目  斗罗之冰羽孔雀  婚宠百分百  谢谢我们的时光  洪荒:我能偷听盘古心声  凤仪娇  神说,变成萌妹子吧  恶魔宠入怀:甜心,亲一个! 

厨师们的主要目的是治好阿思的病,但是前面出场的人没更好的办法,只能期待美食诞生奇迹。

李大爷可就不一样了,人家是正经的中医,行了大半辈子的医道。

老年了才着重于研究食补、药膳这一方面。

因此徐攸之和对方讨论的不是吃,是怎样恢复阿思的味觉。

李大爷言谈举止像是个医道高手,他让阿思坐在自己的面前,眯起老而不失犀利的眼睛,观察起了阿思。

这么郑重的态度,可不像是装腔作势。

徐攸之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份敬意。

中医历史悠久,具有数千年的传承,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学科。

其诞生于原始社会,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型于魏晋,完善于唐宋,发展于明清。

中医承载着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主要内容包括运气学说、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脏腑学说、经脉学说、病因学说、元气学说等。

由此可见,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何其复杂,穷尽一生也难说真正地掌握这门医术。

而有些人只学了皮毛就开办诊所,大肆鼓吹宣传,挂了个名号只为骗钱,人倒是没治愈几个,反而出现了不少问题,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造成了许多人对中医的不信任,更有甚者,认为这一医学是荒谬、没有科学依据的。

这个结论当然是错误的,诚然,中医的理论无法被现代科学所解释,但能延续至今,定有可取之处,且包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与文化。

尤以‘望闻问切’为世人熟知。

望: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观其形体,可知五脏盛衰,脑为元神之府,肾精生化之髓充实其中,才能神光焕发,思维敏捷。苦头往前倾,目睛内陷,是髓海不足,元神将惫现象。背为胸廓,心肺居于胸中,背曲肩随,是心肺已虚象征。腰为肾脏所在部位,不能转摇,是肾脏功能衰惫的表现。

闻: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嗅气味可分为病人身体的气味和病室内的气味。病人说话有囗臭,多属消化不良、腐臭多属体内有溃疡。病室内有尸臭气味,多属腑脏败坏。有烂苹果气味,多属糖尿病危重患者。

问: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症状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方法。中医有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便,五问呕眩六问悸,七苦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团。

切: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

相信很多人在古装剧中都看过郎中给病人切脉的场景……

切脉从古延续至今,已有三千年,切脉辩证的最大争议之处在于其辩证之法,对证象与脉象间的内在联系,无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施医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徐攸之在一些地摊书籍上看到过类似的内容,因此对这里面的玄机很是好奇,只搭着病人的脉搏就能窥探其身体内部的玄机,有些巫术的色彩,如果真的管用的话,那医院里检查身体的仪器就可以被取代了,浪费那钱干啥,又费电又保养的,请个中医坐诊,岂不美哉?

然而李大爷并没有使用这一传统的方法,只是让阿思张开嘴巴,吐出舌头,又问了几句身体状况,便有了自己的判断。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可以分为九种。除平和体质属于健康体质外,根据临床上的症状、脉象、舌苔,其他八种体质都属于不健康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

可以根据诊断者的体质通过食疗来纠正出现的阴阳失衡或偏性。如热体、热病宜多食寒凉性食物。寒体、寒病,就要多食温热性食物。只有这样的食补才能相“宜”,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明的中医还会根据季节变化对人体气血影响的规律,从而制定进补的原则。具体原则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除此之外,地域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生活在湿热地区的人要吃些如绿豆、菊花、西瓜、梨、小米、黄瓜、白菜、茄子、冬瓜、蘑菇等寒凉性的食物。生活在干燥高冷地区,则要经常食用龙眼、荔枝、扁豆、山楂、胡桃、白面、生姜、大蒜、韭菜这样的湿热之物。

一番诊查后,李大爷认为阿思是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主要表现为性格内向、敏感。行为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差,郁郁寡欢,容易急躁或伤心,烦躁多梦,夜寐欠安。

这种体质在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是检查不出异常的,但在中医眼中,症状就比较明显了。

气郁体质的调理应以疏通气机、调畅情志为主,可选用一些行气药物治疗,也可通过食疗来调整气郁体质。

阿思既同意李大爷的判断,又感到有些困惑,虽然她对于某些方面的事情格外敏感,但是总体来说,性格偏外向,完全不是那种半天闷不出来一句话的人。

徐攸之说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可能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他觉得阿思是个假外向的人,很多时候都在用阳光的外表掩饰内心的脆弱。

李大爷笑着说道:“小姑娘,放心吧。我当了这么多年的中医,诊断一向很准,如果可以调理好你的气郁体质,你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李大爷给出了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气郁体质的调养,可以从几个方面同时进行。

饮食方面:气郁体质以行气为主,应多吃行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香菜、胡椒等。少食酸涩、油腻、生冷寒凉的食物,这些不利于人体气机的调畅。

运动调理:运动调养从调心和调气双方面入手,气郁体质的人若没有兼具阳虚、气血亏虚等体质,可以坚持较大强度的运动量,如跑步、登山、球类、武术、游泳等,足够的运动量促进气血畅达、促进食欲、改善睡眠。

这点倒是和徐攸之的想法不谋而合,一点小病,多运动就好了。

精神调养:学会发泄,为人处事不要太敏感,放松心态。过度的思虑会损害脾胃功能,凡事不要想的太多。有空多听流畅、舒缓的音乐,多外出旅行、晒太阳,对气郁体质有纠正作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诡案迷凶 麒麟天师 凶案追击 借命 少帅不好撩 墓书系列之不死之血 茅山天师 胎煞 消失的小岛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