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无人车上路(1 / 2)
当前的电动汽车领域也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就不用说了,就是埃玛隆的某斯拉汽车,而“多强”里边繁星的几个车企要占据一部分。
这其实跟私人航天领域差不多,也是埃玛隆的公司当“一超”。
当然,前提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实用科技公司。
当实用科技公司涉足航天领域,并且在月球上拥有了一座正常运行的前哨站基地之后,“一超”的局面就结束了。
现在,实用科技也涉足了电动汽车领域。
只不过自己不生产汽车,而是提供技术支持。
曾经有人想过办法,也就是怎么提高国内汽车展业的竞争力。
第一条就是建议国内车企和相关科技公司加快相互整合和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技术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和内耗,集中优势资源和某斯拉相抗衡。
相比国外这些比较成熟的汽车市场,繁星一国的车企数量就很多,产能过剩严重,很多竞争力较差的车企将被淘汰是必然的。
而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和专利壁垒太高的原因,即使实力最雄厚的国内车企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也实力悬殊。
不过既然传统的路子走不通,那就走新能源和智能车的路子,在这条赛道上大家还是差不多的。
当然,研发无人驾驶和智能汽车系统投入极大,失败风险也很高,因此很多国际巨头在积极相互联合以及与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整合以集中力量研发无人驾驶和智能汽车系统,且它们之前就积累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所以进度很快。
而目前国内企业大部分是在各自为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虽然也在各个方向上突进,但前景也不算特别乐观。
如果想要赶超先进水平,需要同舟共济甚至举全国之力。
而说到举国之力,那肯定要国家方面的配合,那就借鉴自由联邦那边现行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国内的政策做适当的优化调整。
联邦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是采取累计销量限额控制,逐级缩减至零。
其本意是新能源车销量达到相当规模的车企就已经是成熟企业了,不需要再扶持了,有限的财政资金要更多的留给新进入的企业,鼓励竞争,对行业健康发展发挥尽可能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因为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不能照搬,应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更公正合理的补贴政策,以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具体怎么办,需要进行深度研究。
还有就是搞一套新标准。
电动车的用户跟手机用户一样有电量焦虑,不过电动车的电池太大了,不可能像手机电池一样快速充满,那就只能搞换电模式。
可国内汽车厂商太庞杂了,谁都想搞自己的标准,所以就建议国家出面,直接统一国内的换电电池标准,实现我国各车企众多纯电车型之间的电池通用兼容。
然后通过车电分离降低购买门槛和消除续航焦虑,加速纯电动车的普及,以在国际竞争中抢得一些优势。
只不过电动汽车换电可没有手机换电那么简单,所以这个项目到底靠不靠谱,还需要长时间的实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