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众佛子论(一)(1 / 2)
杨文兴与岐芸又浅谈了片刻,再赠了些物品之后,便就告辞离开了。
离开了岐芸这里,他便按照师傅的交代,立即动身前往监院所居之处,去寻智净师叔祖。
监院所居,与方丈室相邻不远。
一路上,杨文兴遇见不少僧众弟子,那些僧众弟子见到杨文兴这‘烦恼丝’未去之人,一个个立即合十手掌,口称师兄,或者是师叔。
其实,在华严寺内,由于杨文兴一直在闭关清修,真正对杨文兴有印象的僧众只是少数,只不过是杨文兴的特征太过明显,毕竟寺内都是光头,只有他这一名顶着披肩黑发之人。
在此佛门腹地,如此形象自然不会被当成是香客,况且,华严寺不同凡寺,一般情况也不会接受普通香客前来拜访,他会被人认出也不奇怪。
众弟子会对杨文兴如此客气,一方面是因其境界高深想要结识一番,另外一方面则是,杨文兴如今在华严寺内的辈分极高......
杨文兴师承广嗔,在辈分上属于寺内三代。
华严寺,乃至整个苦陀的佛门辈分字号都是遵循,智、广、宗、度、行、苦、悟、觉,八个字,等到用完时,还会由众寺商议,再定字号。
其实,在智字辈往上,还有前辈字号......
而今,智、广两辈的,大多都熬成了前辈高人,而宗字辈,属于半青半老之间。
但即便是‘年青’,大多也有好几百岁往上,更老一些的,甚至有上千多岁。
就拿宗善这胖僧来说,别看外表年轻与杨文兴差不太多,其实也是活了好几百年的‘老妖僧’了。
华严寺内在宗字辈往下,还有度、行字辈的弟子。
杨文兴在寺院内被某些僧人称一声师叔祖,都没什么可奇怪的。
......
对于寺院内的大多数僧众,他都很是陌生。但即便是陌生,杨文兴也并未倨傲,对于打招呼的比丘们,也是持平静心,逐个回礼。
没过多久,他便来到了监院所在居室,见到了自己的这位师叔祖智净大师。
巧合的是,他在智净师叔祖这里,竟然还遇见了宗善与宗法两人。
他对于宗善倒是熟悉,但对于宗法就只是听闻过名号,比较陌生了。
这宗法和尚身型瘦弱个头矮小,而且还长着一张不辨年岁的娃娃脸。
杨文兴见到,在宗法面目表情上,始终是一副意志消沉、无精打采的模样,给人一种没睡醒之感。
“大梦禅法?”杨文兴眼中的惊异之色一闪即逝。
杨文兴这两年多的和尚也不是白当的,在见识阅历上,自然要超出过往。
禅法当中,不单是有【菩萨禅法】,还有【大梦禅法】、【欢喜禅法】、【无畏禅法】、【行癫禅法】等等数种。
但,就算是在华严寺内,修其他禅法的佛徒也是寥寥无几,虽然修其他禅法不像修【菩萨禅法】那样艰难,但也着实不是什么简单容易之事。
杨文兴在心中不由对宗法高看了几眼。
与宗法相比,宗善难免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了。
“难道华严寺将宗善推出来,只是为了掩人耳目麻痹外界?如果没有我的出现,这宗法和尚应该就是关键底牌了!也是,华严寺怎么说也是人族大寺,即便再青黄不接,也不至于在矮子里面拔不出个将军!”杨文兴虽然是暗自猜测,但在心中却对自己的判断甚是笃定。
就在杨文兴暗中评价宗法的同时,宗法同样也在心中评价杨文兴,不过他不像杨文兴这样心思复杂,只是暗道了声‘厉害’。
杨文兴此时修为内敛,气势深沉,加之又受到玄门思想的影响,将佛门‘半藏’之意去掉半字,几乎完全修成玄门的‘藏’之一字,等闲之人是无法看穿其真实路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