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臣服(1 / 2)
大唐皇帝,唐哀帝李柷!
冯道听到这个字眼之后,浑身猛地一颤,不只是他冯道,就是战场杀人如麻的两名大将都为之一震。
刘雁郎眼睛瞪得犹如牛眼一般,他看着李柷道:“你说你是大唐皇帝李柷?这谁会相信,李柷早就溺死在济水,你不会是冒充的吧?”
“大胆,刘雁郎,对陛下如此无礼,你是不是嫌活的命长了,要不我们出去单挑,保准让你死的壮烈一些!”程慕金一把按住刘延祚的肩膀道。
刘延祚是这挣扎了一番,却没有挣扎开,只有冷哼了一声道:“这件事情谁能说得清楚,你说了高将军?”
高行珪此刻心情还没有平复,他难以下决定,看向了一旁沉思的冯道,然后又看向了坐在首位的刘延祚,最后看着李柷道:“如何证明?”
“朕之身份,站在这里便是证明!”李柷也站了起来,走到了高行珪的面前微笑道。
“一面之词,难以让人相信,曹州刺史徐怀玉亲自验尸岂能有假,王公莫非要随意捏造一个身份来争夺这天下之权吗?”高行珪冷眼看向了王师范,此刻在他的眼中王师范不过是一个欺世盗名之辈。
“朕如家包换,又何需证明,燕国刘守光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称帝,又公然违背盟约讨伐北平国,想要以此为自己谋取福利,如此之人又能长久到何时,此次称帝事件必为祸端之源,朕之真假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还天下一个太平?”李柷看着众人不再说话。
“我王师范仕于青州,自是见过哀弟容颜,不管你们是否相信于我,我王师范只能向你们说明此人确为大唐皇帝,大唐国祚是否能够延续,天下乱世是否继续烽烟四起,也在你们的一念之间,如何抉择,相信你们能够知道如何去做?”王师范再次向众人解释了一遍。
丁会此刻也上前一步道:“若说熟悉陛下之人,我还在王公之上,曾经我在洛阳述职,直到叛贼朱温杀害昭宗皇帝,我逃离洛阳投奔晋王,如果说你们面前的陛下是一个傀儡的话,那么晋王何必于其结盟,当初为何又突然救援一个与叛梁亲近的刘守文,说到这里想必你们应该有所了解了吧!”
高行珪等人自然知道丁会是谁,所以此刻他们对于李柷的身份又多了一份认可,因为晋王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派遣援兵到沧州,连北平和赵国都有了参与,这也是当初他们不知道晋国为何突然而来的原因,毕竟二刘内耗对于晋国来说完全是有利的。
刘延祚看着刘雁郎和高行珪开口道:“此次北上幽州,陛下本来是可以不用亲自前往,但是他毅然陪同我前往幽州,众所周知,此次幽州之行,危及生命,陛下能够有如此气魄与我同行,无论是胆识还是才能不逊太宗、玄宗,将来平定天下之人非陛下莫属,你等本为刘家将领,与我父亲也有故交,如果你等愿意追随于陛下,日后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功绩自然不在话下,至于身份,天下间正统唯有此处。叔父,你的意见呢?”
刘守奇看向了冯道,他虽然做过太守,但是对于眼前的事情这还是头一次遇到,不得不说心中还是有怀疑之色。
冯道看到刘守奇看向了自己,他看着李柷道:“李柷李长青,意寓大唐国祚常青不衰之意,想必此次尊奉尚父之事推力者便是陛下了吧!”
冯道此言一出,让刘守奇等人一惊,若是追赠尚父的事情的背后推手是眼前这位小皇帝,那么这手段确实让人惊叹。
刘延祚开口道:“正如冯先生所言,一切策划皆为陛下操纵,诸位在这里的几日想必见过沧州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生活质量,若是燕州和沧州相比,两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