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当涂铁厂(三)(2 / 2)
不过从盐城伯拿出的这种新颖的运算符号,和便捷的计算数码就能推断出盐城伯在算学上绝对已经宗师级别。
“请盐城伯收小人为徒,小人愿意为盐城伯做任何事。”施以显虽然狂傲,但却对比自己强的人非常佩服,终于遇到一个比自己强的人,怎能放过这个拜师的机会。
看着拜倒在地的施以显,宋文远笑着说道:“拜师什么的就不必了,你想学什么,只要是我会的都是倾囊相授给你。
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学会了我的学问,你要把学会的学问传授给更多的人,我华夏最缺的就是能够将实学发扬光大之人,我希望你能成为其中的一个推动者。”
“弟子敢不为恩师效劳!”宋文远虽然没有答应收徒,但是施以显却像狗皮膏药一般赖上了。
宋文远也无所谓收一个弟子,他不想开这个口子的原因是,一旦自己收徒,会有很多人想要拜倒自己的门下,到时候弟子良莠不齐,惹出事端,徒增烦恼。
施以显的实学底子非常不错,后代总结出的这些计算方法,宋文远只是略加点拨,施以显便能够熟练掌握。
宋文远对他的底子进行了评估,一般数学能力已经是小学毕业的水平,在某些专业的领域,更是能够达到初中甚至到高中的水平。
得出这个结论让宋文远心中窃喜,华夏多几个施以显这样的实学人才,比自己建盐场、办钱庄、开海贸都更有意义。
社会的前进终归是靠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其他的东西都是科学技术的衍生品。只要科学技术达到了一行的水平,其他的工业、商业自然会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
施以显就是个学痴,有了宋文远传授给他的这套计算方法,自己立刻开始应用起来,丝毫不顾及旁边还有人在看着他。
见施以显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宋文远开始打量起施以显的这间操作间,操作间里有一个不大的打铁炉,砌筑的非常精巧。
打铁炉前是一张石头砌起来的工作台,这些东西并不稀奇,都是铁匠最常见的工具,最让宋文远惊奇的是工作台上安装着一个台酷似后世的台虎钳。
宋文远要不是在跟施以显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无论自己用任何的后世符号都没有让他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宋文远甚至怀疑这位也是个穿越者。
宋文远特意试了一下那个台虎钳,发现与自己后世见过的台虎钳没有什么区别。要说一点区别没有那也是不是事实,区别就是这台台虎钳的螺杆制作的并不精良,转动的时候会出现卡顿的现象。
“小施!你这台虎钳是从哪里得来的?”
施以显正低着头做着计算,听到宋文远的问话,抬头看到宋文远在转动他的工装,赶紧过来说道:“师傅!这是弟子自己做的夹具,这个夹具最大的难度就是制作这里面的螺杆和螺纹。弟子光是做这两样东西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有了这个夹具,弟子在打磨工件的时候就方便多了,这个夹具在弟子打磨轴承的时候可帮了不小的忙。”
宋文远其他的话都自动忽略了,只听清了施以显说的这是他自己做的家具。
“小施!你做这个东西的原理是什么,有没有将这个原理整理出来?”
“师傅!这个原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要是经常钻孔的人都明白,就是利用的钻头钻孔的原理改变了一下而已。”
宋文远看向老黑问道:“老黑,他说的这些你可知道?”
老黑点点头道:“爵爷!这螺纹好用的事只要是有点道行的铁匠都懂,难的却是螺纹制作太难,小施制作一根螺杆的时间一个多月,那是因为小施技术好,手稳,换个人来,一年能做出一根合用的都不一定。”
宋文远忽然发现,看来华夏古代没有点亮螺纹这个科技树,不是因为没有发现螺纹的好处,而是因为没有找到制作螺纹的好办法。
而华夏建筑大多都是砖木结构,使用三角锥钻头就足以对木头钻孔,反倒是工匠们另辟蹊径创造出了榫卯结构,解决了对木料的对接,对钻孔要求已经没有那么迫切。
可以说这是宋文远的一个新发现,做为一个穿越者,不在这个紧要的关头把握住机会,将螺纹应用推广起来,那就是他宋某人严重的不负责任。
想要解决制作螺纹的困难,就必须要有简易的车床,一个建议的车床制作起来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对于现在的铁厂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至于精度和稳定性那是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