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经济循环(2 / 2)
“草民给官家做事,是官家看得起草民,哪敢要什么干股,只要给草民一些薪俸,能让草民养家糊口就行。”
皇帝摆摆手道:“民间有句俗话,叫做‘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更有一句叫做‘皇帝还不差饿兵’的谚语,这些话都说明就是朕也不能随便白用人。
既然宋文远推荐了你,朕就试着用一用你,做好了荣华富贵指日可待,朕总不能让你白给朕忙活。”
“草民谢官家恩典,还请官家给店铺起个名字。”
“既然宋某推荐了你,就不能不管你,在你开店之前,宋某出一道菜,这道菜不能白给你,宋某只要一成干股,不知两位股东是否愿意?”
余成不知该如何回答,难道宋贵人想要自己将一成干股让给他吗?
还没等余成想好怎么回答,皇帝哈哈大笑道:“有你宋文远参与,原本朕只有六七成把握,现在朕有了十成十的把握。”
“陛下对臣也太放心了吧,您就不怕臣这道不但不能成为名菜,弄不好还会砸了余成盐水卤鸭的招牌!”
“若是别人说这话朕只能信个三分,你宋文远说过的话就没有不兑现的,快教给余成去做,朕做主了,还是按照朕七成,你两成,李煌一成这样的分配模式。
不过余成没钱,朕替他出了本钱,他挣了钱,先得把朕的本钱还回来,然后才能分红,酒楼的生意别看一家不起眼,若是能够将酒楼开到整个大周,恐怕不比食盐的利润小多少。”
“陛下还真说对了,只要陛下能够让百姓手里多挣点儿钱,百姓舍得在酒楼里花销,这酒楼的生意就错不了。
这就是臣说过的经济正循环,百姓手里有钱就愿意消费,百姓愿意消费就能促进商业发展,商业发展国家就能收到更多的商税。
国家有了钱就能将钱投入到更多国计民生的地方,国家花出去的钱又会以薪俸和采购款项流到民间,经济再次循环。
朝廷要做的是把经济越做越大,比如眼下百姓一年也未必能够做一身新衣服,可是手里有了钱一年三身五身也不在话下。”
“你说的这些朕都听腻了,朕也正在按照你的这套理论施政,具体的效果还要看今后的经济发展,朕最担心的是百姓手里有了钱,埋进地窖里生锈也不愿意花出去。”
“百姓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穷怕了,生怕天下再次动荡,他们手里有余钱,有余粮就能熬过最艰难的时候。”
“这些朕都明白,只有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百姓不再为衣食发愁的时候,才会愿意拿出余钱消费。
大周现在还达不到这一点,朕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大周有这样的盛景,真到了那一天,就是朕去见父皇的时候,也能挺直腰板对父皇说:‘朕没有辜负父皇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