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新政(十八)(2 / 2)
皇帝没想到宋文远竟然从这个角度考虑屯田,略微一思考便给出了答案。
“既然屯田兵不能打仗,那就不用他们打仗,主要职责就是屯田,然后维持一下驻地周边的安全,剿匪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若是调兵屯田而不参与对外作战,那就还要在西北驻扎能够对外作战的兵力,按照十个屯田兵养一个全职的作战士兵,陛下算一算若是在西北驻军五万,需要多少屯田兵。
这还不包括屯田兵的家属,想要西北长治久安,这些屯田兵就必须扎根在西北,不然一代人过去西北又成了老样子。”
“怎么要这么多人,汉唐时代也没有这么多人啊!”
“所以汉唐都没有守住西北之地,不然还用我大周去琢磨怎么经略西北吗?”
皇帝语塞,不管是什么原因,汉唐确实没有守住西北,西北如今成了法外之地。
“投入这么多人,朝廷需要花多少钱粮才能办到,就算有海外贸易补贴,钱粮不是问题,可是算上家属需要几百万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到西北,一个处置不当,被有心人利用,激起民变将会酿成大祸。”
“这就是臣建议暂缓攻略西北的原因之一,不过陛下既然想要与新政一起推进西北攻略,也不是不可以。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地方上大量的厢军连同家属分批次调往西北,地方上的安全责任将由禁军分驻各地的官兵负责。
至于平时的治安管理那就交给刑部下属的提刑司负责,军政分离是大势所趋,军队最好不要参与地方事务,当然出现巨大的自然灾害除外。
不过想要攻略西北,还是要有一条通往西北的官道,因此想要经营西北首先就要将道路修通,而修路的前提是解决西北的党项蛮子。
这些蛮子表面恭顺,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随时都想着反咬大周一口,眼下北边的契丹已经暂时按住,一时半会儿对我中原威胁不大,是时候彻底解决这些党项蛮子了。”
“这些蛮子现在还在对我大周称臣,态度还算恭顺,若是没有正当理由,朝廷出兵攻打,恐怕会落人口实。
那些儒生肯定会跳起来反对,说朝廷这是兴不义之师。”
宋文远冷笑一声道:“既然是大周的朝臣,那就拿出大周朝臣的态度,朝廷出一个诏令,所有州县军队全部收归枢密院管理。
任何私人不得拥有军队,限定时间让这些手握私兵的军头将手中的军队交出来。同时地方官吏也必须由朝廷吏部统一任命,那些由手握私兵的军头任命的地方官全部废除。
当然朝廷也不会一刀切,不给这些地方实力派任何的好处,可以给予一定钱粮爵位,如同当年跟着太祖太宗(这一时空郭荣庙号太宗)打天下的老将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