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王门庶子 > 第二百三十二章 百年工程(十九)

第二百三十二章 百年工程(十九)(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龙族世界里的猎人  我的萌妖女友  魅王毒后  退亲后,未婚夫被我攻略了  无敌医道高手  点点滴滴的欢喜  言神,你辅助掉了  火影之樱花飞雪  一语天堂  未来佛天帝 

第234章 百年工程(十九)

随着博浪沙百姓开始搬迁,黄河改道工程正式开始施工,这些搬迁的百姓有一大半都加入了施工队。只有少部分百姓思想保守认为无论去哪里,还是应该选择种田。

这些移民的百姓大概有三四百户,官吏的引导下前往盐城港登船与那里已经招募好的一部分移民混编在一起,前往一个他们都不知道的地方。

十几艘海船在军舰的护航下,在大海上航行四五天的时间,抵达了一处陆地的边缘。已经提前在这里建立起基地的海军官兵,将这些移民安置到陆地上的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里。

这些移民在移民官吏的指挥下开始在这里开荒种田,这些来自中原的百姓与来自江南的百姓混编成了十个村寨。

每个村寨一百户左右的人家,围绕着一条流入大海的河口进行伐木开荒,这里一片荒蛮,河道两边全是参天的大木。

移民官吏下达了严格的命令,河道两边的大木都不许砍伐,只砍伐离着河道五十步以外的树木,这些来自中原的百姓不明白为何不能砍伐这些河边的大木,却不敢违背移民官吏的话。

移民的伙食很丰盛,顿顿都有鱼肉,主食以糙米饭为主,偶尔会做一顿面食,照顾一下中原百姓的胃口。

很明显这里水源充足气候湿润,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这里最适合的是水稻的生长。中原来的百姓都是靠近黄河边的百姓,也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因此对于这里的土地非常满意。

种植经验丰富的百姓,抓起一把充满腐殖质的泥土便知道这里土地实在是上好的肥田土地,一旦开垦出来,第一年的收成就能超过他们在中原最好年景的收成。

毕竟中原的土地已经耕种了几千年,土地早已肥力不足,全靠精耕细作,才能有所收成。

更让移民百姓们高兴的是,中原地区早已绝迹的鹿,在这里的森林里随处可见,移民们隔三差五就能抓到一只鹿打打牙祭。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密林深处的土人生番时不时地出来捣乱,虽说在保护他们的驻军面前讨不了任何的便宜,但还是让移民担心万一收成的时候被这些生番破坏一下,几个月的辛苦就白费了。

好在驻守保护移民的驻军也知道生番的威胁,在水稻秧苗插入水田后,移民们便开始了隔一天一次的军事训练中。

禁军中刚刚开始装备火枪在海军官兵手中那是人手一支,不过装备给移民的武器却不是火枪,而是便宜实用的长枪和刀盾。

对移民的训练并不是指望他们进攻生番,而是让他们在官兵到来之前能够自保,因此移民训练的内容基本都是防守为主。

至于向内的开拓自是由驻军完成,随着黄河改道工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原百姓混合着江南移民被移民到这个大岛上。

移民来到大岛上主要以种植水稻与甘蔗为主,经过这些年的培育,甘蔗的产量与含糖量都有所提高。

经过宋文远的指点,招募的制糖匠人也总结出了黄泥水淋法制作白糖的办法,洁白如霜的白糖那就是身份的象征。

宋文远打算将粗糖当做普通商品面向普通百姓销售,将白糖制定一个高价面向有钱人销售,以及对海外贸易出售。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我,秦始皇,穿成大宋皇帝 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 明朝第一航海家 寒门败家子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三叔是刘邦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