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暗战(上)(1 / 2)
第249章 暗战(上)
辽东这块热土是宋文远非常看重的土地,随着大周不断的开发,逐渐显示出富庶的姿态,这让原本觉得这里是不毛之地的契丹人升起了眼红之心。
在关内我们打不过你们,到了关外人多打你们人少还打不过吗?
最先生出这种想法的并不是契丹本族人,而是投靠契丹已经在契丹扎下根的汉人权贵,他们不甘心就这样从幽州退到草原上,一直都在蛊惑耶律贤,通过互市获得的收益用于在暗中购买精铁、训练军队,等到时机成熟立刻对南人发起攻击,将大辽的幽云十六州拿回来。
契丹一族也对这一次的败北很不服气,认为汉人能赢大辽,无非掌握了一种新式的远程打击火器,打了大辽一个措手不及。
若是真正的展开真刀真枪的拼杀,谁输谁赢还为未可知呢。契丹在大周有不少细作,本来都归南院大王指挥,如今幽州已失,南院大王府也已经取缔。
这些隐藏在大周的细作便划归给了燕王韩匡嗣管辖,韩匡嗣给在大周的细作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弄到大周关于火炮的秘密。
然而对于火炮以及火药的秘密,宋文远管理的非常严格,别说是细作接触不到,就连朝堂上的儒臣都接触不到,那些细作想通过贿赂朝堂上的文臣得到火炮的秘密,算是打错了算盘。
尽管韩匡嗣不断地给在大周的细作施加压力,还是没有任何的进展,大周军器监如今直接归属皇帝直辖,连枢密院都插不进手。
军器监实施全封闭管理,所有的工匠以及家属都被安置在军器监划定的居住区内,这种集中居住工匠们不但没有感到被控制,而且还非常感恩军器监。
因为军器监为每一个工匠家庭都分配了独门小院,生活物资的供给也大为改善,比起他们原来的居住环境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由于火药的危险性,在宋文远的一力坚持下,将军器监放在了京城之外,专门划了一片方圆万亩亩的土地给军器监使用。
经过不断规划建设军器监已经形成了一座小城,非军器监人员进出城门都要经过严格盘查,任何人不得无故在军器监成内停留。
正是这种严密的管控,才让契丹细作丝毫找不到军器监的破绽。
吴有水是契丹人一名细作,在大周已经潜伏了十几年,他本是幽州人,韩家进入幽州后,投靠韩家做了韩家的家奴。
在十多年前以流民的身份混入流民之中来到了京城,就在京城之内佃租了一块菜园子,明面上是依靠种菜为生,暗地借着给京城内达官贵人送菜的机会,刺探大周朝廷的机密。
这个时代的朝堂官吏,大多没有保密意识,往往还会以自己能够知道朝堂秘闻拿来炫耀,甚至更有甚者还把朝堂秘密写进自己的作品里,刊印发行,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