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辽东开发(四)(1 / 2)
第268章 辽东开发(四)
这话其实官差也并不理解,他不过是照本宣科,几千年的男尊女卑思想,哪是这么几年便能扭转过来的。
想要将女子解放出来,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对女子进行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女子只有接受了教育,发现他们在绝大多数领域都不比男人差的时候,才会在心里与男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然女子总觉得自己比男子矮一头。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先要推行的就是男女都要接受义务教育,然后尽量将女子纳入就业的范畴。只有女子自己能够自食其力,不依靠男人也能生活的很好,这个时候才有可能推进更平等的男女关系。
这种以百年为时间轴的教育目标,想要让百姓打心眼儿里接受那是不可能的,老百姓更愿意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男丁身上。
这与农耕时代的社会结构息息相关,农耕是重体力劳动,男丁的力量在身体结构上占有先天优势,为了能够更好的繁衍生息,男丁就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存在。
不改变农耕社会的基本架构,想要推进男女平等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以宋文远自己的影响力,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够推动大多数女子就业劳动,在家庭中有一定的话语权,不会被夫家随意打骂,这就已经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屋子里的百姓肯定无法理解官差的话,也许是大周官吏的和气助长了百姓的胆气,有一个百姓出声问道:“官爷!若是小人家贫,供不起怎么办?”
官差把脸往下一拉说道:“谁说要你们花钱了,既然官府要求你们的子弟都必须读书,这读书的费用自然是要朝廷来出。”
原本还不怎么在意的泉建文浑身一震,这不是儒家描写的大同社会吗?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
这汉人的朝廷已经这么富有了吗?读书可是非常耗费钱财,一户中人之间都未必能够养得起一个读书人,更何况还要将所有的孩童都纳入到学堂一起读书。
更让泉建文想不明白的是,所有的孩子都读书了,谁来耕田、谁来做工、总不能在大周人人做老爷吧。
家道中落,已经让泉建文磨平了棱角,他现在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现在只想好好地将两个孩子养大,看着他们成家立业,儿孙绕膝,自己也能安度晚年。
与泉建文这种读过书的人不同,其他的百姓听到读书并不用花钱,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反正半大小子也做不了什么,既然官府要教读书,那就去吧。
这就是小民百姓的精明,看到的都是眼前的利益。
说完关于孩子读书的问题,接着官差又说道:“各家的妇人也不能闲着,矿上有很多妇人能做的活计,妇人也要劳作。
当然妇人的工作要相对轻松一些,薪资也低一些,每月八百文,妇人们被安排哪里工作,自家的爷们儿不能挑三拣四,回家给妇人脸色看。
若是有妇人告到矿上,有人在家打老婆,立刻开除出矿上,都听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