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攻伐大理(二)(1 / 2)
第306章 攻伐大理(二)
天黑之前,大周军队已经基本控制住了整个北城墙,城门也被刀盾兵打开,大量的大周士兵涌入城池,善阐城失守已经是时间问题。
一夜过去,第二天天刚亮,周军便开始了新的攻击。
守军在丢失了北城墙后,已经没有了战心,面对汹涌而来的大周军队,节节败退,最后从南门退出了善阐城。
呼延标拿下善阐城后,休整了两天,留下两千人马守善阐,其余人马立刻西进进攻大理国威楚府,打通与西路军主帅的联系。
二十天后呼延标指挥的东路军兵锋抵达洱海东岸,与顿兵龙首关下的曹彬打通了联系。
得知呼延标已经拿下了善阐与威楚两府,曹彬一颗悬着的心算是落了地,有了呼延标这支生力军,接下来是造船横渡洱海,还是绕过洱海,从大理城南进攻,都能让大周军队游刃有余。
当然曹彬牢记着宋文远的嘱托,暂时还没有必要灭掉大理国,大理这片土地上,部族众多,派系繁杂,现在拿到大周手中负担多过好处。
现在的战争目的不是为了灭掉大理,而是为了逼大理签下城下之盟。
大理国号称八府四州之地,如今已经被大周占据了四府之地,这四州算得上是大理国除了大理城之外最精华的地区。
这四府丢失,若是不能尽快收复失地,大理国很快就会陷入破产境地。
大理国皇宫,大理皇帝段素英正在召集群臣议事,如今群臣全部将矛头指向了主战的高氏一族,纷纷表示若不是高氏一味主战,只要大理肯低头做小,这场战火完全可以避免。
如今倒好,大周军队已经分两路对大理城形成了半包围之势,呼延标的东路军随时都有可能绕过洱海对大理城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到那个时候,大理国可就离王国不远了。
高氏丢失了封地,手中力量损失严重,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明显减弱,面对朝堂上的汹汹之势,高氏也只能低头。
于是一支以皇族、董氏、高氏、杨氏几大家族联合组成的求和团队出了大理城,北上龙首关。
驻扎在关城外的曹彬终于等到了大理的谈判使者,一颗悬着的心终于算上彻底的放了下来。
大理国谈判使者的正使是已经退位出家天龙寺的上一任皇帝段素顺,大理国整个国家笃行佛教,因此整个国家到处都是佛寺,百姓对佛陀也非常的虔诚。
安排这样一个重量级人物前来谈判,可见大理国上下的急迫感。
曹彬很给面子,亲自出营将使者迎接到中军大帐之中,双方互相见礼后,段素顺一一给曹彬引荐其他几人。
其他三位副使分别是董氏当代家主董和,高氏当代家主高智平,以及杨氏当家家主杨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