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何由(1 / 2)
“我就跑上前去,‘大胆,你知道我是谁吗?你要是把我惹急了,你们五公主不会放过你的!’”
单皎在绘声绘色给荣宜模仿自己当时狐假虎威的时候,“尤其是其中有一个长得挺俊秀的小纨绔,周围人还叫他什么‘二公子’,我看他也就是个花拳绣腿。”
张牙舞爪中,突然被自己皇兄敲了脑勺,“你呀,当心将来嫁不出去!”
“不会的,本公主端庄典雅,天生丽质,聪明伶俐,风华绝代,仰慕我的人能从云国宫城排到云山脚下,皇兄你多虑了。”单皎扬着头,颇为自信地说。
单皓皱着眉头捂着脑袋走了,明明听了许多这种自吹自擂的话还是忍不住心绞痛的样子。一旁荣宜笑得合不拢嘴,插口说,“难道你皇兄没给你备着吗?我瞧着他那伴读叶澈就不错,也能管得住你,将来你皇兄就把你嫁给他,一了百了。”
“那可不能,叶澈有一个小青梅,我可是听说过的。再说我听他的,是因为我打不过他。你不要被他的外表欺骗了,他打架很厉害的。我自小就经常跟着他爬树抓鸟,翻墙逗狗。当时可是把我父皇母后愁坏了。”
“说到这叶澈,我看他文采出众,满腹经纶,为何之前却从未听闻他扬名?”荣宜随口一问。
“他要如何扬名啊,那个坏小子从小就被定为我皇兄伴读了,又不像是太傅是中举扬名。”
荣宜点了点头,像是在赞同霓儿的话。“这叶澈倒像是刻意避名,好让云太子显名,倒是一明智之举。”她心里想着,“若是我景国太子已定,这王谨修想必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派的臣子,盛名也定不如现今。”
单皎说得高兴了,还兴致勃勃谈论起太傅。“我们先前过来的途中可曾听闻,王太傅三岁识字七岁作文,年少聪颖,十分了不得呢!”
荣宜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事实并非如此。民间传闻,颇有些夸张。太傅几岁习文识字我倒是不知,只是听闻王大人和其妻子当年逗他说小孩子都是不读书的,都是去地里面捏泥巴抓蛐蛐的,他就真的去抓。后来是在王大人的父亲当上首辅,将他接回都城,他才知道要习书。正儿八经的算,他也是从近十岁才开始系统地读书吧。”
“太傅爷爷这个都和你说?”
荣宜低头笑了,“是啊,当年王首辅常来御书房,偶尔就会和我说几句。我一直觉得他的孙子应当和他一样有趣,是个小顽皮。不成想竟也是个小古板。”
王谨修走进了屋子,同时被两位公主注视着。
“你回头应该试一试太傅的武功怎么样,要是不太好的话,那他可不如叶澈。”霓儿凑在荣宜耳边小声说道,像是要为之前两人争论的哪家公子更为优秀分个胜负。
荣宜看到王谨修看过来,吓得一颤,接声说道,“那云山上到底有什么呀?”
“云山嘛,也没什么。一堆长得奇奇怪怪的动物,一个很可怕的湖和瀑布,还有一棵很有趣的树。”
霓儿在的时间,是荣宜长到这么大为止最快乐的时光。除了单皓被烦得直接把妹妹扔给荣宜不闻不问,其余人皆是及其乐意地看着两个女孩子胡闹。
看着荣宜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王谨修更是对着单皎和颜悦色,像是老父亲看着闺女一样,单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团宠。夫子宠着,姐姐疼着,周围各国的子弟也围着她转。那段时间,是所有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