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为何(1 / 2)
王谨修在蒙城待了一段时间养伤,待到伤口刚刚痊愈,王谨修便启程追上了收复失地的脚步,去前方刚收复的城邦调节,为易泓平定后方,让军队没有后顾之忧。但是自从反击战开启,王谨修总有些不安心朝局,荣宵受了他的影响,越发注意从都城传来的情报。
“谨修,传来消息,辅国公已经致仕,远离朝堂,去往北边一个荒芜之地养老;他家大公子易善渊也自请调离吏部,去往礼部做侍郎,这是为何?”
“皇上前些日子册封了易谦德为常胜将军,官居三品,看来易家父兄是退位,为这个小儿子铺路了。”
“我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劲。”荣宵将手中的情报又读了读,皱着眉。
王谨修叹了口气。“是。将来易谦德返回都城后便要上交兵符,只是挂着一个虚名,不再有实权。而现在易家原先在掌握官员升迁调动的吏部的人脉要断了十之七八。再加上辅国公致仕,易家在朝堂上,已经没有实权。”王家与易家表面上没有牵连,虽然不会被波及到,但是往后父亲在朝中少了一大助力,若是有什么事情……
“听闻当初辅国公父子曾经阻止易谦德前往边境投戎,当时未曾想到他能有此番成就,便没有准备。原也没人能想到,现在急忙为他铺路,难免会有损耗。”荣宵将手中的纸折好,放到了一旁的盒子中,“易家要是倒了,朝中格局将会大变。”
王谨修琢磨了一下,易家倒不至于没落,此举更是为了隐蔽锋芒,想是为了不受人攻击和忌惮,国难面前,保护军权放弃政权,不得已为之。只是这规避一时之中,若是被人钻了空子,才是真正得不偿失。
王谨修看见荣宵望着景都的方向,目光慢慢坚定。“三殿下要回去了吗?”
“是。谨修,现在你在前方稳定局势,我很安心。唯一令人不安的便是朝局变动。”荣宵笑看着王谨修,“我知道以你我二人来说,我留下来,你回去主持朝政是更好的选择,可是,我总不能一直靠别人,我们总要自己站起来。”荣宵经过多年岁月的洗礼,已经越发出彩,沉着自信,散发着光芒。
“你长大了,荣宵。我很难过当初那个怀有自己心中梦想与期望的荣宵不在了,但我也很期待看到这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三皇子。”王谨修犹豫了一下,“臣的父亲在朝堂上,还烦请三殿下照拂。”
荣宵点了点头,“谨修,你大可放心。你在前方为国奉献,辛苦操劳,后面怎么可能有人让你们王家出事呢?”
王谨修拍了拍他的肩膀,换了话题。“我听说四皇子的孩子都能满地跑了,甚至是六皇子,七皇子都结了亲,三殿下,你也要考虑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荣宵摇了摇头,“之前有一段时间,我真的很羡慕李骨神医,他能找到线娘子,一个愿意放弃一切陪他浪迹天涯的知心人。”荣宵笑了笑,“我还是想再等等,等朝局稳定了,继承人定下来了,我,就再去找愿意陪我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