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谦德(1 / 2)
接下来的一年倒是风平浪静,荣宜现下每周只有三两日去太学听课,王谨修忙于他上奏的通商之法,他们几人就又回到了大班,听文阁阁长授课。阁长根据他们的进度微调了一些课程,倒也让三人与一帮小娃娃能共存下去。
虽然荣宜对阁长一直恭敬有礼,但是他却一直不喜荣宜。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在课上就当做完全看不到她,也从不叫她回答问题。荣宜几次拦下了想要发火的荣宵,十分不以为意。“文阁大儒,却眼界狭隘迂腐,到底是荣宜看错了。三哥应当开心,又何必生气让自己不痛快?”
荣宵与荣宇到了年龄,上午去上朝,太学便改到了下午。荣宜上午也不清闲,因为现在她又多了一处,便是去她新武学老师处学刀。
她第一次掏出自己的武器时,那位师父倒是吃了一惊。“倒是不常看见女子学刀。”
易泓放下了自己的木剑,去侍卫那里借了一把刀,开始给她讲起来一些武学知识。
“我还以为学武应先学蹲马步之类的打基础。”
“公主想蹲马步?”
“自然不想。”
“那我又何必费口舌?人生在世,难得享乐,应当及时行乐。公主想要防身,单凭自己实在太难。我与公主讲刀道,是盼公主融会贯通,明白武学大道。若是理解,使刀或剑又有何妨?心中自通也。”
荣宜有些惊讶,此人看起来倒是不似传言中放荡不羁,“师父高见。”
本来装作一本正经的人似是有些不好意思,抛了一下手中的刀,挽了个花,又将其收回了鞘中。
“师父不敢当。我与公主年岁相仿,公主称易泓字即可。泓还未曾谢过公主相助家父。”易泓行礼道。上一世易泓是在封帅之时才取了字,这一次在他通过武举后便有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
荣宜不避地受了这个礼。“辅国公明理,便知此时应该隐蔽锋芒。”
“家父知道如何才能活得更好,可家父却未必愿意那样做。家父受先皇所托看护天下,便不在乎自己朝夕生死。”
“若是身死魂灭,又如何匡扶天下?荣宜一言,并非不求回报,将来还望辅国公与易家相助大事,谦德公子请将荣宜的恩情记在心中。”
“公主爽朗,值得相交。”下课后,易泓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中拿出了一把糖,“家父嘱托我带给公主的。”
荣宜哭笑不得地接了下来,这辅国公还当她是七八岁,给糖就会开心的女娃娃吗?“还没问一句,谦德公子可觉得荣宜有何习武天赋?”
易泓为难地皱了一下脸,“我觉得吧,公主最好的方法,还是跑。不要硬碰硬,没有胜算的。”
荣宜认真点了点头,不出所料。“可是我怕是跑也跑不过的。”
“有理。”易泓灵光一闪,“我应该教授公主一些出其不备一击致命的招数的,这样若是有什么……”他回过神来,“那今日便到这里了。”
“是。多谢谦德公子。”
离开之前,易泓状似无意问了一句,“倒是有些时日未曾见到王太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