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寻求帮助(二)(2 / 2)
以及被称为‘汉末三杰’的卢植、皇甫嵩、朱儁。
之所以仅仅将他们六个人单独拿出来评价,
主要在于他们的功绩,
前者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没有他们三人的努力,
刘邦也不可能建立起汉朝,
至少不会那么轻易地建立起来。
至于汉末的三人,
则是因为他们平定了黄巾之乱,
延续了岌岌可危的大汉王朝的寿命。
关于他们三个人的记载,
在流传最广的《三国演义》当中没有过多的记载,
只是在黄巾之乱露了露头,
并没有展开细说,
并且还把平定黄巾之乱的功劳让给了其他人物。
但在真正的历史之上,
镇压了黄巾之乱的大功臣正是他们三人。
不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类似,
汉初三杰最后的结局,
一善终一隐退一反叛被杀,
但其后的根本原因,
却都是刘邦的不信任与怀疑,
站在刘邦的角度,
他如此去做并没有错,
只是未免让人感到悲凉,
即便是得以善终的萧何,
其实也是由于各种的原因,
才导致没有被迫害。
然而数百年之后,
汉末三杰的结局竟然惊人的类似,
虽然三人都没有死在汉朝皇帝的手中,
但却在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时候,
卢植和皇甫嵩二人都遭到了迫害,
只有朱儁还算得到了皇室的善待,
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卢植性格刚毅,
曾经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
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
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
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
并参与续写《汉记》。
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
率军与张角交战,
后被诬陷下狱。
皇甫嵩平定黄巾后,
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
只是在董卓掌握权柄之后,
因为曾经上谏反对董卓,
而被他罢免官职,
于是隐居在幽州上谷郡的军都山之中。
后来被袁绍请为军师,
在公元192年时逝世。
卢植不但是一位着名的军事将领,
同时也是一位当世大儒,
并且也是一名优秀的老师,
教导出许多优秀的弟子,
比如说曾经担任辽东太守的公孙瓒,
还有后来成为了蜀汉皇帝的刘备,
都曾经在他的门下学习过。
再次回忆了一番关于卢植的记忆,
此时的卢植应该被袁绍招揽了没错,
吕布开口说道:
“可,可是卢植大人他如今不是投效了袁绍吗?”
蔡邕闻言奇怪地看向吕布,
“你这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卢植一直在军都山中隐居,即便是得意弟子公孙瓒前去邀请都不得一见,更何况是杀掉了他爱徒的袁本初。”
吕布闻言立刻闭上了嘴巴,
看来这又是自己这只小蝴蝶引起的反应,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遂了吕布的心愿。
卢植此人正如蔡邕所言,
绝对是担任此时的最佳人选,
没有之一。
论能力,他可是平定黄巾之乱的最大功臣之一,
论资历,他履历丰富,屡立战功还曾经校勘儒学经典,
论名望,他师出名门,与现如今的几位大儒为师兄弟,
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
他都足以担任出征西域的主将,
并且还能够稳稳地震慑李儒等人,
可以让吕布彻底的放心。
但是却也正如蔡邕所说,
想要说服他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毕竟她与董卓之间的仇怨也不小,
让他现在与李儒共事,
那简直是太困难了,
而且他是否愿意投效吕布,
这还是一件未知的事情。
吕布不由得苦恼地挠了挠头,
心中不由得暗自叫苦。
蔡邕看了看吕布的神色,
开口劝解道:
“不过事在人为,你也不是没有机会,只不过是要困难一些而已。”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
“正巧,前些时日,我曾去信给他,请他来并州与我共同编撰学校的教材。或许你可借此机会……”
吕布闻言眼前一亮,
惊喜地说道:
“岳丈大人,他真的会来此地吗?”
“这个自然,难道我还会诳你不成?”
蔡邕有些不悦地斜睨了吕布一眼。
吕布尴尬地挠了挠头,
连忙开口辩解道:
“岳丈大人,没那个意思,我只是有些太激动了。”
蔡邕哼了一声,
也并没有因为此事真的与吕布生气,
缓缓开口解释道:
“唉,卢子干也是一苦命之人。虽然心系汉室,但却一生坎坷。”
吕布理解地点了点头,
长长地叹出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蔡邕接着开口说道:
“昔年因为反对董卓废除少帝,被董卓罢免了官职之后,便隐居在上谷军都山之中,除了我们几位少数老友之外,就连他的门下弟子都不得见。”
“这么说岳丈大人与他还常有往来?”
吕布好奇地询问道。
“常有往来倒说不上,他经历了这许多事情之后,颇有些心灰意懒,和我们的联系也少了些。前些时日,我在编写学校教材时,曾想要请他过来帮忙,这才通了几封书信。你在西域的时候,那一次的书信我俩相约,让他来并州寻我,一则是让他给我这把老骨头帮帮忙,另外也是希望他能够有点事情做,不至于颓废下去。”
蔡邕说完之后喝了一口茶,
眼神缓缓变得有些空洞,
似在回忆曾经的峥嵘岁月,
“想当初卢子干何等的意气风发,年少之时两次平定蛮乱,立下赫赫战功,可谓是少年得志。而后主动请缨与老夫和马日磾等人校勘儒家经典,他也是呕心沥血。”
顿了顿蔡邕接着说道:
“一直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后来朝纲不振致使叛乱横行,他与皇甫义真、朱公伟三人临危受命,三人合力挽大厦与将倾,怎奈即将功成之时,却碰上了奸宦陷害,致使一代忠良遭受牢狱之苦,也正是此时,他才开始逐渐失望。”
说到这里,蔡邕不由得一阵摇头叹息,
似在叹息老友的遭遇,
也似想起了自己多舛的命运。
吕布看着蔡邕黯然的表情,
似乎是明白了蔡邕此时的内心变化,
连忙开口劝慰道:
“岳丈大人,正是因为我们经历过苦难,所以我们才需要努力去让身边和身后的人不会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