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世子的眼界(2 / 2)
许闹没想到,这跟着秦帅与梅君鹤还能白捡一个好大侄儿+好大外甥,说话的气势真是非同凡响:“只是七成,不是全无,你也不必如此灰心。不过,你这个位置是心脏啊,这也能活?”
叶承韬轻笑:“七成也好,全无也罢,我不会在阿蓦面前提起,免得她有压力。至于我的心脏,容我对舅母卖个关子,日后说。”
许闹不由感慨万千:“这叶家的人还真是个顶个的优秀!”
叶承韬淡然道:“舅母、姑母、漫姨、婶娘,你们四个都不差,我不知你们所说的故乡究竟在何处,但我见过你们的热血、傲骨和英勇,我们彼此彼此,说得再仔细点儿,就是舅母同阿蓦写在墙上的那副对联,志同道合。”
许闹笑谑地坐在凳子上:“那可不一样,你是世子,我是……”
叶承韬打断她的话:“舅母是郡王,品阶虽然不如我,但我没有爵位。”
许闹不服气:“你正二品大司马,那可是实权啊,你们这儿的史书我也看了不少,哪个正一品世子有这等权力?”
叶承韬也面带微笑:“那是陛下圣明,陛下厚爱。”
许闹拄着下巴:“我希望他一直都这么脑子清醒着,很多皇帝晚年昏庸,真不希望他变了。”
叶承韬淡笑:“陛下爱民如子,更把名垂千古作为理想,不会叫后世的史书只为批判自己而着就的。”
许闹耸耸肩:“反正你给我记住,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歪理邪说不能有,忠君爱国可以,但是不能冤死!”
叶承韬却不这么认为:“舅母,你是江湖中人,自有你的道义,倘若我们叶家被冤枉了,我只求一个昭雪的机会,生死无悔。”
许闹郁闷:“可是死了什么都没了啊?”
叶承韬也发问:“起兵固然也是一种方式,但我更想像舅母采薇客栈说书人讲的杨家将那样,凭的是一身肝胆和正义,父亲是前朝降臣,再叛变,世人如何看我们?”
许闹终于回想到自己看的书卷:“是……是我忘了,凉王是荣朝的侍卫统领,与自请辞官的云卿不同,云卿以白衣之身再入仕,名正言顺,凉王是荣朝灭亡归降的。”
这里的正统大势力国家和朝代分别为:国家——天国600年(北殷氏),龙域400年(傅余氏);朝代——轩500年(轩辕氏)、沧200年(拓跋氏)、越140年(楚氏)、景300年(屈氏)、荣朝100年(梁氏)。前者的国家是王位禅让制,后者帝君世袭制。正史分别为《远荒》、《轩史》、《轩书》、《沧史》、《越书》、《景书》、《景史》和《荣书》,浥朝史官太史长青将浥朝的史书命名为《浥朝史鉴》,因为开国的年份还短,写了这三十五年的历史着实没事干,又编撰了《历朝通史》,太史长青非常下功夫,追求真实程度四处周游搜集资料,整整用了三十年,今年刚编撰修订和印发,自称甲子诞辰最大幸事,把太史令交给了嫡长子太史跃然,史书是从远荒时代开始写到永安二十七年。
当时许闹看到太史令居然复姓太史的时候还写信问过秦帅,该不是这浥朝的皇帝也跟她一样有强迫症吧?秦帅回信说,多少有点强迫症的感觉——因为太祖帝觉得太史长青耿直求真理,又觉着名字跟太史令很符合,索性给了太史令的位子。
叶承韬见许闹无声的笑着觉得奇怪:“舅母,你在笑什么?”
许闹解释:“想到太祖帝的强迫症了,给太史长青安排太史令。”
叶承韬也乐了:“这个趣事我听父亲说过,很凑巧,太史伯父热衷历史,还喜爱军事,吩咐嫡次子太史素然随军,特地记录苍甲军的每一次大小战役得失,感想都是在故事末尾才批注,从不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多加评论和猜测。”
许闹肃然起敬:“我去,这不就是辩证法的眼光看待问题,凡事实事求是吗?可以啊这老头子,改天我找他聊聊~”
叶承韬不懂什么辩证法眼光,太史一家实事求是确实是真的,笑意更深,眉眼间都是与有荣焉的自豪:“他还说要给爹写个传记,名字都想好了,说是叫《凉王叶廉赫传》,太史大哥安慰我,会把我和二叔并着写。”
许闹噗嗤笑出声:“学史的人这么幽默?”
叶承韬不解:“幽默是何意?”
许闹语塞:“额……就是诙谐风趣~”
叶承韬理解了:“我觉着舅母也是这样随和有趣的人。”
许闹摆摆手:“可别介,我只是个逗比……逗比的意思……”
叶承韬尝试着猜度:“是有趣、犯傻、可爱。”
许闹喜不自胜:“你怎么知道的?”?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