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云,你是希望(上)(1 / 2)
纳兰性德有一句词写得特别好,叫做人生若只如初见,那我们就讲一讲苏东坡与王朝云的初见。
苏轼有一天下了班,参加下属为他安排的饭局,当时的饭局可是比现在高雅的多,现在无非就是打打牌,吃吃饭然后在喝喝酒吹吹牛,当时并不是。当时,下属为苏东坡等领导安排了歌舞表演,也就是在那一次饭局,苏东坡认识了年仅十二岁的王朝云,并且为爱痴狂,为之绝倒。
宴会开始了。只见那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画着浓妆,长长的衣袖,徐徐的舒展,她们轻盈的身材配上曼妙的歌舞,格外耀眼,然而,尽管如此,她们也仅仅只是个陪衬,在中间跳花心的王朝云才是这宴会的真正主角,她出现在舞台中央,不施粉黛、淡扫蛾眉,颇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完全不像是娼家女儿。随后,她又凭借自己高超的舞技征服全场,苏东坡看她看得是目不转睛,直到她离开舞台,苏东坡还是坐在那里,愣住了,别人都在鼓掌,只有苏东坡仿佛是丢了魂魄,为此,他还被同事与下属插科打诨地笑话了好些天。
不过,过了不一会,苏大学士的魂魄又回来了,这是为什么呢?正是因为王朝云换了一身衣服,来到苏东坡面前敬酒了。她一身素净的衣裙,洗尽铅华,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风韵,那时,她仅仅只有十二岁,但是啊,她的容颜,也并不比那“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洛神甄姬差太远,仿佛是空谷的幽兰,让人觉得清新。而这股清新之意,悄然间已经沁入了苏轼因为朝廷党争、世事变迁而灰暗的心,同时,给苏轼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希望。(别抬杠,长得好就是会有这种作用)
苏轼接过王朝云敬上的酒,一饮而尽。此时此刻,风云突变,原本晴空万里,瞬间变为阴云蔽日。然而,西湖的山水,与眼前的王朝云,构成了一幅图画,王朝云化妆,让苏轼想到了西湖的晴天,王朝云卸了妆来敬酒,不施粉黛的样子,则是让苏轼想到了西湖的阴雨。
苏东坡诗兴大发,提笔挥毫,一气呵成,写下着名的《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表面上看,他是在夸西湖,夸西子(西施),但是,在实际上,他是在夸自己的心上人————王朝云。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接下来,他频繁的光顾那家青楼,只是为了多几次与王朝云邂逅相遇的机会。有时,饮茶吃饭时,他也会神情恍惚,想着王朝云。
细心的王闰之察觉到了这些变化,她甚至还跑到寺庙里求菩萨保佑苏轼只是爱她一个人,但是,王闰之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内心的醋意,对苏东坡投其所好,把王朝云从妓院里赎出来,带到家里,使得苏东坡朝朝暮暮都能与王朝云相见。
苏东坡很感动,他真的没想到老妻竟然会如此体贴。王闰之很欣慰,因为朝云一直侍候在她的身边,给她端茶倒水,帮她洒扫庭除,为她煮汤煎药,总的来说,尽职尽责、无微不至。
这样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小日子持续了六年。在这六年时间里,王朝云渐渐由一个小女孩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很有幸成为苏东坡的学生,苏东坡对她手把手的教,而她则是一对一的学,她在学问上突飞猛进,她与苏东坡心有灵犀一点通,成为苏东坡的红颜知己。
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苏东坡酒足饭饱之后,挺着自己的大肚子,摇摇晃晃,来到庭院,把自己的那些姬妾与家仆都找来,问他们:“你们都来说说,我这大肚皮里到底都装着些什么呀?”
一位侍妾回答:“酒肉穿肠过,苏大学士的肚子里当然满满的都是酒肉喽。”
苏轼挥挥手:“非也非也。”
另一个侍妾回答:“老爷肚子里都是文章,所以老爷平时写文章都是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