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笔下最美的那些花儿(二)(1 / 1)
其次,大宋王朝还是在梅花的摇曳中走向盛世的。
比如说欧阳修笔下的梅花,“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残缺的梅花在大才子欧阳修的笔下也是这样的美,残缺的梅花与轻轻下垂的细柳,构成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只有盛世之下的梅花,才可以残缺却又不那么令人觉得惋惜。也同样只有盛世之下的文人,才能把梅花写得如此淡雅,淡雅到像这“候馆梅残”一样不夹杂太多烦乱的情绪,只是闲适,让人们感觉到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这是仁宗盛世时的梅花,接下来,我们看一看神宗皇帝时,熙宁年间以及元丰年间的梅花。
比如说舒亶这个人,写过这样一句词“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舒亶,这个人我们讲过,在苏轼篇里,他想尽一切办法陷害苏轼,总的来说,这个人人品不咋地,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填词填的好,舒亶笔下的梅花,是盛世里的梅花,舒亶所处的时代,也是大宋王朝全盛的时代。唐人杜甫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而宋人陆友则说:“忆昔熙宁全盛日,百年未曾识干戈”。不光人未曾识干戈,这花,亦如是,没有经历过战火摧残的梅花显得格外美丽,这正是熙宁年间,在舒亶笔下的梅花,有情,亦动人。这一句写梅花的词句里,有江南的春色,有故人的深情,由此可见,这盛世里的梅花,正是这样的摇曳生姿,因而可以得到朝臣的眷恋,成为他心头的挚爱。
再比如说王安石,他一生都生活在大宋王朝全盛的时代里,正如同邵雍所说的他自己,“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其实这个王安石也是如此。只不过,与邵雍相比,他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邵雍只是一个理学家。王安石是变法的主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主持变法,让大宋王朝走向了最强盛的顶峰。在王安石写梅花的诗里,虽然没有太过于华丽的语言,更没有太华美的辞藻,但是,有的却是盛世的气派、悠闲和不被困难打倒的自信。他在《梅花》中这样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这首小诗的时候,王安石处在他人生中的最低谷,被诽谤、被非议,最终不得已,罢相之后,寓居江宁(现在的江苏南京),梅花,看到了他作为一个盛世里功臣的孤独,王安石,也看到了墙角里、寒风中那一苏世独立、凌寒独自开的梅花。梅花与王安石,惺惺相惜。梅花不是雪,正如同王安石也不是平庸而又普通的凡夫俗子,而王安石又是怎样一下子就把梅花和雪区分开来的呢?那是因为梅花的暗香。而这王安石笔下梅花的暗香,被人们永远铭记。这暗香,就是梅花的优良品德啊,暗香扑鼻,更能使人们提神醒脑,人们忘不掉梅花的暗香的同时,也忘不了王安石作为一个正人君子的嘉言懿行,忘不了他的变法与改革,忘不了他拯救苏轼时的大胸怀。梅花与王安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读者在知人论世之后,又可以,将梅花与大宋王朝的盛世联系在一起。王安石的变法虽然失败了,可王安石“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口号震惊了整个大宋,变法虽然失败了,可王安石如同梅花一般发出芬芳的暗香,就算是凌寒独自开,可也是惊艳了世人。
梅花,是高洁品质的象征,也是不屈的象征。梅花不仅仅见证了大宋王朝的初兴与全盛,还见证了北宋的灭亡以及南宋开国之初的中兴,见证了大宋王朝的凤凰涅盘,见证了两宋之际人民的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