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昌燃为何得到范仲淹青睐?(1 / 1)
吕昌燃受到范仲淹的青睐,最主要原因是他的文章非常合范仲淹的口味。吕昌燃这个人和张元一样,都熟稔历史,只不过,吕昌燃在遣词造句与语言表达方面极强,看得出他在文章上用了心,下了苦功夫。吕昌燃在写史论方面颇有心得,这也是范仲淹最欣赏他的一个点,我们来看一看吕昌燃的文章《管仲论》。
古之所谓仁者,必有过人之处,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匹夫见辱,困于缧绁,其主上败亡,自刎以殉其主,此不足为仁也。天下之志士仁人,奇耻大辱,不能使之死。奇功伟业,可以使之生。此其所胸怀抱负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又相之。时公子纠败亡,齐桓公欲以刀锯鼎镬待公子纠之师召忽,召忽不忍受其侮,殉其主而死,以其区区一生命欲彰显小节小义,当此之时,管仲宁受辱而不欲死,以其胸怀经邦治世之才而不得伸也。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而志士仁人,若不死国不死天下,仅殉一人,岂不惜哉?虽孔曰杀身成仁,孟曰舍生取义,而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天下者,其死重于泰山,死一人者,其死轻于鸿毛。管仲以盖世之才,有伊、周之谋,故不若匹夫匹妇之为谅,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越王勾践,兵败国灭,为奴,委身事于吴王夫差。卧薪尝胆,以三千越甲,气吞山河,小霸春秋。无独有偶,韩信布衣,受胯下之辱,见笑见欺于无业之氓,苦读兵书,以正合奇谋,克定祸乱,大破强楚,威震天下。故有大志者,忿然而死不足以成其业,忍辱而生或可建奇功。
后管仲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使齐之民,仓廪实,知荣辱,衣食足,知礼节,桓公以管仲之力,称霸诸侯,尊王攘夷,却胡人于千里之外,故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召忽之死,只殉一人。管仲之生,利于天下,子日,民到今受其赐。由是观之,杀身未必成仁,而求生未必害仁,若管仲不成仁,岂自轻自贱为一人殉者能成仁哉?
范仲淹看完文章,大家赞赏,并且,他语重心长地对吕昌燃讲述了从文章来看一个人的合理性,以及文章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这文章,可不光是文以载道那么简单。文章的功用与使命大着呢!”范仲淹拂着胡须说。
“小吕,你看啊。”范仲淹说:“我们中国历朝历代,重要岗位选拔人才的方式,无外乎都是通过文章。”
“那为什么呢?”吕昌燃问。
范仲淹说:“首先,你需要饱读诗书,这样才能引经据典,才能以史为鉴,你要知古,才能通今。”
范仲淹又说:“你看看好的文章,主题和观点能够体现出一个高手极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能看得出这个人是否有经邦济世之才,仁爱待人之心。能看得出他是否心系天下,是否有社会责任感。”
“章法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架构能力,脉络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同时,这也是潜在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文章还能体现一个人的志向、追求和情操。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审美和品味。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个方面强,协调能力、处理矛盾的能力、统战的能力、团结群众的能力等等,自然是不会差。此外,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总结能力也可以在文章中体现,想象力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能让读文章的人一目了然。”
范仲淹顿了顿,说:“所以啊,吕昌燃,你的文章好,张元的文章不好,我不太看重张元,但是我看好你。你的那一篇《管仲论》,着实是好文章,不仅逻辑缜密,直达本质,而且字句流畅,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读完,让我痛快淋漓、神清气爽,所以啊,吕昌燃,我能不欣赏你吗?至于那张元,我想他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不会有很高的成就。张元,不足为虑,小吕你就不要过分担心了。”
那么,张元吴昊到达西夏之后又会发生什么,请看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