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汉悲歌(1 / 2)
汉室不可兴,这是上天的安排吗?毕竟,你两汉过了400年了,气数己尽才是正常现象吧,上天总不可能让一个封建王朝能够活过几百年吧。
哪怕,真的有人想要复兴汉室,但是更多的人确仅仅是为了自己能够当上皇帝而已,他们不希望有一个重新出现的汉朝,而另一方面,天下已经进入了士族的时代,那个时候没有马列主义作为指导的普通工农群众,他们即使想要反抗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最终的结局不过是成立一个新王朝,而永远无法跳出这个历史怪圈。
所以,和士族作对为百姓谋福利的蜀汉,就不可避免的会倒在历史潮流之下,尽管上天给了赤壁大风和樊城大水,但是并没有给孙权一个争夺天下而不是偏安一隅的理想;也没有给他哥哥那样孤军扫江东的正面作战从无败绩的军事实力,只给了他可以依靠长江天险守卫江东的信心。他最终选择偷袭荆州,断掉刘备北伐的命脉,同时杀死关羽,终于导致了第一次孙刘联盟彻底破裂。
孙权完全低估了刘备的决心。恰好曹操病逝曹丕篡位,魏国很可能短时间内不会用兵,刘备选择称帝,效仿光武帝故事再建大汉,但是兄弟大仇怎能不报?他选择领着蜀汉最后的主力进攻吴国。
对此,除了张飞以外,蜀汉境内大多数人都非常反对,而张飞严重惩罚了他部下消极怠工的范疆张达,也被暗害。孙权对于范疆张达并没有在意,也和糜芳傅士仁等一并接纳,他想着刘备如果出兵攻打他,那么自己就投降曹丕,用摆烂的方法制衡刘备,刘备有本事咱俩同归于禁啊!对了,那时候我正好把关羽俘虏的于禁放回去,表明我投降的诚意。
在兄弟死后,刘备决定大举伐吴,不过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找那个人询问一下,因为蜀汉内部,是因为拯救天下苍生而跟随他的,赵云诸葛亮都表示了以大局为重,如果他也反对,那我为了大义,违背桃园之义,虽有不甘但也只能如此了吧。
但是,在他召见吴懿后,吴懿得到回答是:“这一仗,我们要打!”
刘备大喜过望,说:“愿闻爱卿高见。”
吴懿说:“陛下,首先吴国被盟,收留我军叛将,我们出兵伐吴,名正言顺。二来,荆州对我们太过重要,汉中和关中的粮道被地震破坏,我们从汉中道进兵极其困难,况且打下关中对曹贼造成的压力不够,不过关将军北伐仅仅是攻占了襄阳樊城就对曹操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压力甚至打的他想迁都,足见荆州北伐更好成功。第三,吴军虽然攻克荆州,但是孙权抱有以投降曹操让我们不敢出兵的侥幸心理,他对猇亭的防御完全不够,我们完全可以取胜。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教训一下这些吴国人,一让再让,那么他必然得寸进尺,之前我们让三郡的时候说的清清楚楚两家再无领土争端,他们还是背信弃义来偷袭,我们如果再让,他们下一步就是背刺白帝,偷袭江州了!哪怕这一仗我们真的输了,也能告诉吴国我们是有底线的,此后他们必然不敢再来背刺!而且如果孙权真的投降魏国,那么就只能证明他们没有匡扶汉室的理想,不是合格的盟友。”
诸葛亮说:“确实,这样想,我们打一场局部战役未尝不可。”
刘备说:“既然如此,那么吴懿就跟着我一起去伐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