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 给画儿讲《西厢记》(2 / 2)
画儿哀求道:“沈大公子,可否说与画儿听听”!
沈不凡想着反正闲来无事,说书解闷挺好的,道:“可以呀,不过你先帮我把科举历代范文集找一本出来”!
画儿听了,三两下就办妥了,坐在一张小凳子上,乖巧得如同一个好学生。
沈不凡忍住笑,咳嗽一声道:“话说有一老妇姓郑,其夫主姓崔,官拜前朝宰相,不幸因病告龃,只生得个小女子莺莺,年方十九,诗词算书无有不会………”
沈不凡对《西厢记》大致清楚,他本就口才不凡,虽是第一次说书,除了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外,很快就放松下来,加上画儿听得极为认真,也就更加专注,不好敷衍。讲到莺莺赖柬时:“莺莺看了看红娘的脸,并无任何表情,心道:红娘这丫头……”
“沈公子,老爷说要开宴了,请您过去”,小斯来催了,打断了沈不凡的说书进程。
看着画儿气恼的表情,沈不凡道:“不妨事,以后有机会再讲给你听”!
画儿撅着嘴道:“这才正到精彩的时候呢”,又想起什么似的,可怜巴巴地向沈不凡问道:“沈公子,你还来吗?要是不来,画儿可是听得心痒痒,这可如何是好?”
沈不凡安慰道:“来的,以后每次旬休我就要来此借书,到时候再寻机说与你听”!
画儿听了这才高兴起来,笑道:“那可太好了。沈公子,这《西厢记》结局可是好的?要是悲剧收场,画儿可就惨了,得哭鼻子好几天呢”!
沈不凡想了想道:“自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画儿顿时跳起来道:“那沈公子旬休了一定要来”!
沈不凡点头应允,随后跟着下人到了客厅。看到秦夫子和杨望年俩人脸色都不好,出口问道:“二位师长,可有甚么变故”?
秦夫子道:“你以学业为重,不必多问”!
沈不凡见如此,只得疑惑地望着杨望年。
杨望年对秦夫子道:“致知兄,军国大事人人相关,拙言也应当知晓”,见秦夫子点了点头,对沈不凡道:“拙言,镇北大将军李厚在河北霸州败于北项呼延烈,十万大军幸存者不过二三,河北北部局势糜烂,朝廷已经加派山东道、陕西道援军十万北上星火救援,如今不知局势如何了”……
沈不凡听得有点迷糊,一是原先的沈不凡没有多少概念,二来后世的灵魂弄不明白如今这时候的地名。记忆中,也知道如今乾朝形式类似宋朝,只是国土更大,国力更强,北方有呼延族的北项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大理,互有征伐,近几十年北项西夏发展迅猛,尤其北项更是屡屡南下侵乾。乾朝疆域广阔,人口繁多,经济发达,武力平庸,尤其前朝平北大将军李准仙逝,北方形式不妙,与北项屡有败仗。沈不凡的爷爷就曾经跟着李准抗项北上,瘸了一条腿,这次兵败的李厚就是李准的孙子。
这事沈不凡也帮不上忙,内幕知道得更少,插不上嘴。再说,目前也还只是在边境附近打仗,乾朝整体来说安定富足,民众自顾自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也就杨望年这些官员在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