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气氛稍稍不对劲(2 / 2)
这样一来,也可以在保住自己千古圣君好名声的前提下,还能给自己的后辈找点事干。
毕竟,子孙当了皇帝的话,手头没点亮眼的政绩,貌似也说不过去。
最主要的是,不能服众…尤其是那些肱骨之臣、以及天下人,会不可避免地拿新君与自己作为比较。
而开疆拓土,不就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政绩嘛。
“反正不管怎么说,朕从来没开口说过打小弟的事情。”
心里嘀咕之际,王迪扫了眼文武百官。
武勋,是这三项良政受益最大的群体,他们肯定不会反对。
维稳皇权的枪杆子,王迪还是要给点特殊照顾的。
文臣嘛,即便知晓了这一环套一环的阳谋,瞧三品以上那几位满脸纠结的样子,王迪就已明白……
人为财死或是财帛动人心,当真没有骗人啊!
就算那些品级很低的六科给事中与监察御史,纵使他们看不上翻倍的俸禄,想了又想过后,还是没人站出来逼逼几句。
时间太短,人心不齐,再加上皇帝准备得太过充分……
想挑点毛病,真不是那么好挑的。
不与民争利?
皇帝已经允许商贾之辈参与远洋通商一事了。
不能违背祖训?
太宗文皇帝和先帝能违,凭啥到了正统皇帝这,就不能了?
况且,隋唐宋元都未曾有过长久的禁海政策,大明搞独一份,这也说不去啊!
最为重要的是,远洋贸易挣到的银钱,并非全被皇室独吞掉。
大大方方的皇帝,是准备带着一干大臣吃香的喝辣的。
这要反对得厉害了,他们头,恐怕也不乐意吧。
左思右想,这些七八品的给事中和监察御史,脸色变了又变,就是琢磨不出点有效驳斥皇帝的言辞来。
这,简直太过侮辱他们的职业了!
挑刺,那可是他们最为擅长的事情。
怎么今天在这筵席之上,一个个的,就都哑火了呢?
瞧瞧武勋那面目可憎的讥笑模样,这是在嘲笑他们无能呢!
御驾亲征前那个宠信太监满身都是破绽的皇帝呢,怎么一下子,就变得如此英明神武了?
这变化,也忒大了吧!
联想至此,不少给事中和监察御史的脑袋瓜忽然灵光一现,皇帝这广撒银钱收揽人心的阳谋当中,可没有带上大明朝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啊。
这可不是明君所为!
“陛下,请容下官斗胆在此向诸位大臣和勋贵们问上一句…一旦这泼天的财富入了你们手中,这银钱…诸位久居庙堂的高位者,是打算怎么个用法呢?”
话语落罢,筵席上的气氛,霎时间,就变得不大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