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兄弟(2 / 2)
身后的吕布,瞳孔一缩,放在案几下的双手紧紧握着,浑身的戾气也开始不断的翻滚。
左边是刘晔和庞统,右边是毛玠和陆尚,几人对视一眼,心中既感动又担忧。感动的是吕布对待高顺如此关心,凸显了身为主公的情义,担忧的是和吕布一样,这才刚刚开始,还不知道高顺能否挺过来。
“啪!”
“啪!”
一声一声的响声,回荡在校场上,足矣说明吕布并没有徇私。这仗刑乃是实实在在的。
甘宁焦急的伸着脖子,又不时四下左右张望。
黄忠和徐盛拉住了甘宁,让其稍安勿躁。
仗刑还在继续,到了五十回时,高顺口中喷出一口血注,笔直的身躯终于承受不住剧痛,整个人向前趴了下去。
吕布神情一紧,就要起身,但很快又重新坐了回去,原来高顺硬是生生又挺直了身体。
那名小校回头望了刘晔一眼,见刘晔点点头,只得继续喝道:“继续!”
“五十一!”
“五十二!”
“……”
台下的士兵们开始一遍遍的数着,只是好似显得如此艰难。高顺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嘴角开始流出鲜血。
“来人,将高顺带下去,好生医治,剩下的四十仗刑由本将来代为执行。本将身为主公,臣下有错,本将也难辞其咎!”吕布终于起身,朝着下面士兵喝道。
“不用!”高顺这时高声喝道。
吕布心中颓然,冷着脸好似与杀人的目光,重新坐了回去。高顺啊,高顺,你怎么这么执拗。此时吕布有点恼怒高顺的固执。
在一声声煎熬中一百仗刑终于打完,在这期间,高顺再也没有倒下,直到最后一棍执行完,高顺直挺挺的向前倒了下去,背后已是一片模糊。那宽阔的厚背烙下无数的棍痕,血肉翻滚,惨不忍睹。
吕布早已大踏步上前,甘宁、黄忠、徐盛也疾步走上前来,围住高顺身,台下将士们纷纷关切的喊道:“高将军!”
“子谦!”
“子谦!”
“快,将高顺送往乔府!”
营中的条件比不上府中静养,随行在一旁的军医早早上前,迅速的为高顺查看了一番。高顺已经昏迷不醒,被众人抬往乔府。
乔府。
军医和郎中已经为高顺诊断了伤势,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高顺的命保住了,这也多亏了高顺坚韧的意志和强悍的身体素质。但高顺情况十分危急。
吕布守在高顺身旁。平素冷漠高傲的吕布,此时也留下了泪水,一遍又一遍低声唤着高顺。看着榻上双目紧闭,吕布心乱如麻。
身旁的庞统、刘晔、毛玠为吕布对高顺的情义而动容,连素来不喜欢吕布等武人的乔玄,也不免对吕布升起了好感。
庞统不由得感慨,吕布实乃是一个真性情之人,这就是吕布的人格魅力,从诛杀董卓后,声名狼藉,为天下诸侯所不纳,但依然麾下聚拢了高顺和张辽等人不离不弃,这就说明吕布在这些人心中深得人心。
经过这一番事,黄忠看着躺在榻上的高顺和守在一旁的吕布,心中已经决定了,今后投靠吕布,以吕布如此重情重义,未必日后不能成立霸业。
张辽得到高顺昏迷的消息后松了口气,连忙展开高顺写给自己的信,之前一直不愿意看,可此时早已顾不得了。看完之后,张辽泪如雨下,信中高顺交代张辽若是自己不幸,还望文远能够原谅他,这一辈子是兄弟,下辈子还是兄弟。最后同时拜托他一件事,若是不幸,希望张辽能够将他的尸首送回晋阳老家。
张辽一声大呼,将信往怀中一踹,心中带着无限的懊悔直奔乔府。
“子谦,子谦!”张辽在乔玄的带领下来到高顺的榻前。
张辽顾不得行礼,拉着榻上的高顺的手臂连忙呼唤,低着头忍不住啜泣道:“你这又是何苦呢?你说啊你,为什么就是如此耿直?此事其实以你我的兄弟之情,断无到上升到军法?”
吕布走上前来,右手轻轻搭在张辽的肩膀上,张辽回过头来几乎哭泣的叫道:“主公,派人请来华神医和张神医,让他们救救子谦啊。”
“我已经命人快马加鞭请二人来此为子谦诊断!”吕布又道:“文远,你恨不恨我对子谦如此无情?”
“不,主公其实都是我的错。若不是因为我无法释怀,子谦又如何会过不了心里那道坎?一切都是我的错!”张辽低着头啜泣道。
“既如此,我们便守着子谦醒来吧!”吕布轻声道。
“嗯!”
张辽重重点点头。
高顺硬是两日后醒了过来,看着守在榻前的吕布和张辽正在打着瞌睡,心中一股暖意。昏迷了两夜,口中又是干渴,想喝水,但喉咙似乎发不出喊声来。
高顺缓缓移动左手,轻轻碰了碰张辽。
张辽抬起头就见到睁开双眼的高顺,喜道:“子谦,你醒了啊。”
吕布也醒了过来,见到高顺醒来,和张辽喜不自禁,连忙上前问道:“子谦,可是要喝水?”
高顺点点头,吕布从身后丫鬟手中接过一杯水,递给张辽。张辽将水杯递到高顺嘴边,待高顺喝完后,才缓缓说到:“文远,对不起!”
张辽低头道:“都是我的错,子谦,你我兄弟,不该如此。若是你这么去了,你让我愧疚一辈子吗?”
“你俩个都不能有事,我们三人从并州时一起从军,早已如兄弟一般,我们还要争霸天下,你们可不能轻言身死?”吕布佯装嗔怒道。
高顺和张辽点点头道:“对我们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