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之心启者,现代工艺(2 / 2)
“当然……是的。”赵章看着司空的眼神说道。
“哦,还有比国律更加精妙的法律,不如太子将其给臣看看,对于赵国的国律我已经能倒背如流了,却不曾见过比其更加完美的经典。”
“再过几日再说。”赵章摇摇头,他敢肯定,新的法律的确比国律好,但是一些词语他还在斟酌当中,要知道直接搬用后世的法律是不靠谱的,因为赵章具体也不清楚这些法律是什么样子的,而且即使是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估计也能将法典上所有的律条记下来吧,更何况赵章之前不过是一个记忆里略好的医生,对于法律,浅尝辄止。
不过大致的方向他还是记得的。
对于具体实行的方法,他觉得宪法和其他法很完美了,所以赵章打算编簒一部以宪法为根本的赵国的《新国律》。
关于序言,赵章不打算写,这个交给赵王写比较好。
至于总纲,赵章基本上已经打磨完毕,剩下的还在酝酿当中,不过与《新国律》伴生出来的商法,工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等都已经在日程上了。
比如县内的这些案件,让赵章萌生了重建县内诉讼法的决议,以人为本有些不太现实,赵章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和一个国家的全部机构来对抗。
即使赵雍保他,他也不能保证触动了那么多人的利益还能完全地活下来,所以赵章不能将自己要实行的东西的雏形交给司空看,他不能保证这个司空和王都的某些人没有联系,因此,他要仔细斟酌,要在不触动大多数人利益的基础下,将自己内心所想简单地在巨鹿县施行下去。
以点看面而已,假如不行的话到时候再说。
商法反倒是不如诉讼法这些这么敏感,毕竟对于商人,很多人对他们持反对态度,对于他们的地位也是默认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底层,而赵章在这块领域的可操作性无疑大上很多。
不过,这一切都要在保证巨鹿县的产业竞争力和民生安康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对于砖头的烧制赵章看得很重要。
既然选择了重塑城市,那么无论是地下排水系统还是地上房屋,赵章觉得都要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因此他要工匠们把砖头烧制出来。
不只是红砖,青砖,甚至是瓷砖,玻璃,水泥,都是多管齐下,同时进行的。
假如红砖到达一定分量或者民怨积攒到一定的分量,赵章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泥来取代水泥和沙石,将这些房子建出来了。
毕竟水泥的确不是简单的工艺,而赵章最头疼的是玻璃,玻璃可以让房屋看起来更加敞亮,若是用窗户纸或者干脆不加遮掩,无疑是让整个建筑减分很多。
所以对于玻璃的工艺,他无疑是看得比水泥更加重要。
因为玻璃的替代品他还找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