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学子代表(1 / 2)
杜书贤原本在专心搞南溪府重建工作,却从穆财口中得知了天下大乱的消息。
他立刻派出徐天德和常玉春,到临近各府的英雄馆打探消息。
所谓英雄馆,是江湖人士通传消息的场所,三教九流之人都可以来发布或者寻求消息。
英雄馆的形式并不固定,可以是茶楼、酒馆、饭庄、青楼等等。
当年在京都,说破天的书场就是一家英雄馆,借他的口来向民众们传达重大新闻消息。
只不过英雄馆里的消息经过多轮口耳相传,大都已经严重失真。
也正因为如此,反而更能反映出最顺应民意的情感,因为它无论好坏都会被无限放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消息听起来会很过瘾,可是出于刺探情报的需要,就必须要把多余的内容过滤掉才行。
张辉瓒被塑造成了一个为民请命的英雄,甚至有人为他做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丁锐被直接冠以“东北王”的名号,手下有八千亲兵全部姓丁,其本人更是有勇冠三军之名。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梅乾花,他的名头在更早的时候就已打响。
传说他曾经被二十名武林高手设计围困,可是二十名高手不仅没能伤到他分毫,反而被反杀十八人,“武疯子”成了江湖人人谈之色变的可怕存在。
作为唯一能够控制武疯子的人,梅利兼那“文疯子”的名声也跟着不胫而走。
贾姒道则一如既往地传承着“老甲鱼”的绰号,民间甚至编起了民谣:老甲鱼,坐当朝,前朝皇帝被赶跑,文武两疯把驾保,生个儿子冒傻泡。
吃完了晚饭,杜书贤坐在书案前问自己的两位夫人:“居民安置的事宜如何了?”
王菖蒲正在收拾桌面:“已经基本完成了,多亏穆财送人送物,所以才能这么快完成安置工作。”
罗娇娘也说:“穆财确实帮了很大的忙,现在老百姓已经在着手重建原屋住宅,恢复耕地生产了。”
王菖蒲接口又说:“不止如此,穆财还主动提出要给我们送牲口过来。各种鸡鸭、牛羊、马骡都在筹措,预计下个月就能送来了。”
罗娇娘手里抱着吃剩的碗筷说:“穆财帮了我们这么多,到时候可怎么回报他呀?”
杜书贤点点头:“这倒是个问题。”思索了一下:“不如我给他封个官吧。”
王菖蒲和罗娇娘同时一愣,手里的动作不由得停顿一下,然后又没事一样地继续收拾。
“说起封官,我发现一件怪事。”王菖蒲说:“有许多书社学子都不见了。”
杜书贤疑惑道:“书社学子不见了?这是什么意思?”
王菖蒲答:“自从把大家从集中营里救出来,青石县书社的学子前几天就已经走了七七八八,很多都是全家一起逃走的。我还派人去其他县城看过,那里的学子们也跑得差不多了。”
杜书贤皱眉:“难道是因为这些学子没有安置好?”
王菖蒲立刻反驳:“绝无此事,书社中有功名的学子从来都是国家供养的。哪怕现在这个时候,我也尽量挤出物资优先保证学子家庭的生活,并且只分配他们做最轻松的劳役。可以说他们的舒适度远高于其他百姓。而且这些人走的时候,配给的钱粮可是一点都没少拿。”
这倒是让杜书贤犯了难:自己刚打算入这乱世一争天下,可是本应该成为中坚力量的知识分子却全都跑了,这样的打击不亚于当头棒喝。
杜书贤不甘心地问:“书社的学子全都跑了吗?还有没有剩下的?”
王菖蒲说:“几乎全都跑光了,只有咱们青石县书社留下了两个人。一个只读过一年书,能写会算,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做生意,偶尔才去书社一趟。另一个勉强读了三年,倒是有些才能,只不过还没来得及考功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