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孝顺的赵秋宝(一)(1 / 2)
赵秋宝跟韩氏和离不久,官配了一个新媳妇。新媳妇姓郑,娘家在山洼村,前头的男人进山里打猎就没活着回来,郑氏生了两儿两女,两个大点的儿子都说好人家,家里的良田跟房子都留给了儿子,带着两个姑娘和两亩荒地嫁过来的。郑氏比秋宝大八岁,长得也老相,却是个难得的勤快人,家里家外拾掇的利利索索的,对秋宝也好。等两个姑娘大了,郑氏找上等的媒婆把姑娘风风光光的嫁出去。郑氏这头收了男方家的聘金,回头添了银子买了水田陪嫁,两个姑娘陪嫁的家具被褥准备的妥妥当当的,酒席办的也敞亮,给姑娘做足了脸面。就连秋宝的亲姑娘勤丫带着傻儿子回娘家来吃酒都给安排了上等席面,给秋宝也留足了面子。
郑氏嫁过来3年没生育,心里就犯嘀咕。秋宝跟韩氏成亲10年只生了个丫头,韩氏一改嫁,就连生了4个孩子,八成是秋宝有什么问题吧?后来,跟老宅的赵季海老两口念叨了几回,老两口让赵春宝带着秋宝去县里的老钱大夫给看了看,老钱大夫说是年轻时累狠了,吃食上又没跟上,得好吃好喝的养上几年看看。
郑氏却等不得了,当时,她眼看就要四十了,等几年怕是想生也生不出来,说来,到底是只有了4个亲生孩子,没达到朝廷的要求罢了。看着赵秋宝也不是一个身板好的,万一有个闪失,没到50岁,就得再官配一家,进一家出一家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郑氏在老宅哭了几回,到底把赵季海两口子的心哭软了,老两口拍板-----找人帮忙续香火。
分家的第三年冬,老宅召开了第一次家庭会议,全体通过了为三房续香火的决议。
春宝娘心疼老儿子三十岁了还没个儿子,赵青氏就是个药罐子,把家吃个精穷,补了好几年也没个动静。
冬宝外头的李寡妇倒是个会来事的,没事总让冬宝给老宅老两口带点吃的用的来孝顺。可李寡妇岁数有点大,比春宝媳妇方氏还大上两岁呢,又带着一帮孩子依附着孩子大伯李金生一家过日子,跟孩子大伯也不清不楚的。李金生媳妇是个没心眼的,家里但凡有点好的吃用,是一点也留不住,不是被李寡妇哄走,也被她娘家要走,自己生的一帮孩子真是没吃没喝,破衣烂衫的,以后,有她的苦头吃。
这次,老三媳妇提出的给三房留香火是个机会,春宝娘跟赵老汉合计着,不如让郑氏先给冬宝生个儿子,万一赵青氏以后生不出儿子了,再把孩子还给四房就是,老三自己没儿子命,老四给他儿子是大恩,不给他是本分,他要是个白眼狼,到时不肯把儿子还给冬宝,敢呲牙反对,叫赵老汉能打断他的腿。
冬宝倒是没有什么意见,郑氏黑了些、老相了些,却是个会伺候人的,这里又有爹娘的嘱托、兄弟的情谊,三嫂的殷勤,冬宝也就顺水推舟的应了下来。
赵老汉给冬宝争到了在三房每天1个蛋羹、5天一顿鸡汤补身的福利,冬宝是个不争气的,才在三房住了两个月就倒下了。家里有个急着生儿子的赵青氏,外头有个情深义重的李寡妇,再加上殷勤的郑氏,赵冬宝这两个月真是两腿发软、天旋地转的。终于撑不住晕倒在三房。
赵青氏不肯接冬宝回家,非要老宅给四房个交代才行。最后,还是族长出面,三房赔了四房1两银子的补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