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利器(2 / 2)
“还有什么值钱?莫非是你做出的面条独一无二,别人一天吃不到就受不了?”
“呸,是手艺,手艺!是擦红薯丝的手艺。谁家有你那两个利器,每日能擦出那么多的红薯丝?趁着离秋收还有几天,你把这方子献出去,乡邻们就算学会了这方子也没闲工夫做出那么多的红薯粉,咱家就卖红薯粉,一担红薯粉卖15文钱,比做面条买卖轻省不少,各家买了红薯粉在家做面条做馍馍,也能省下些铜钱,肯定愿意,你说,咱家专做红薯粉的买卖如何?”
赵二石闭着眼睛在心里盘算着,家里现在擦丝器和削皮器各两个,大凤二凤三凤加上谢二郎四个孩子不停手的忙活,一天20担红薯丝妥妥的,要是再填上两套,8个人轮着干,每天倒是能擦出40担的红薯丝,再加上地窖里的红薯粉,怕是这一个秋收也是将将够!不行,可不能瞎耽误功夫,这献方子,怎么献到孟县令手里还不得罪孟大掌柜,这得找大舅子好好合计合计,还有,这一大家子忙的脚打后脑勺的,一担红薯粉15文哪行,最少得20文。
赵二石心里合计完,急忙翻身下了炕,套上鞋就跑去了县里。
两日后,县里孟县令给二石家送来了县衙的赏赐,官制纹银5两。然后,在全县推广红薯粉,又经饿又便宜,就是红薯粉制作起来麻烦点,那也比把地里的破损红薯喂猪的强。
县里各家都试做了一些,实在是太麻烦了,光是红薯削皮切丝就能累死个人,碰上家里女人手艺差些的,红薯丝有粗有细,磨起来麻烦死,再说,现在马上就要秋收了,哪有功夫一大家子浪费好几天做出那么点的红薯粉,还不如直接拿些红薯到二石家换面条方便些。
秋收前两天,二根兄弟赶着牛车,挨村通知,今年不做红薯粉面条的买卖了,直接卖红薯粉,20文钱一担,四担破损的红薯换一担红薯粉,一担晒好的麦子换3担红薯粉,各村隔5天换一次,各家想换多少的红薯粉都先记下,到日子给送来。
二石家的红薯粉买卖异常火爆。红薯粉掺上些麦粉做出的馍馍比菜馍吃的实惠,真像县令说的,又便宜又经饿,自己虽然也会做些红薯粉,只是现在正是秋收,实在腾不出手来,再有,这制作红薯粉实在麻烦,要是明年农闲时,家里做上些备用还行,那也得是家里找不到活计时做做罢了,费事又耽误工夫,还得花钱置办家什,不划算不划算!
赵二根一家都要忙死了,二根定下每隔5天送一次红薯粉的章程,根本就做不到。只一个刘庄,就定下了200多担的红薯粉,红薯粉能放得住,一家买上一担,兑上麦粉,够吃上好几天的。这200多担红薯,赵二根、赵三根和方氏就送了3天。下河村近,就订了几十担,一天就送完了。青家村和河道村都远,各送了3天。二根一大家子还没等喘口气歇歇呢,刘庄村正家的小儿子就把订单送来了。
赵小花的婆家王老汉家也忙死了,家里两院子的红薯粉都被县里孟大掌柜的粮油铺子包了,同村的乡邻抱怨他家挣钱挣疯了,咋就不留些给忙着秋收的乡邻换一点吃吃呢?因他家做红薯粉,赵二根就没收清水河村的订单,结果,清水河村人竟然吃不上红薯粉。
王老汉也一肚子火气,赵二石把红薯粉的价格定得那么低,王老汉卖给县里孟掌柜的价格只能低不能高,一大家子起早贪黑的忙活,算是只挣了来个工钱。家里清洗削皮的婆娘就得3个,还有5个切丝的。这切丝的婆娘越来越懒,红薯丝切得有小手指头粗细,晒不透不说,磨起来也费劲,一天也就能出10多担的红薯粉,连县里都供不上,哪有多余的卖给村里?
赵二石一家也要忙死了,一天忙到晚,顶多能出40担的红薯粉,二根一家一天就能卖出70担左右的红薯粉,还不算本村每日10担左右的红薯粉,二石家红薯粉的缺口越来越大,不到半个月,院子草棚子里的红薯粉卖没了,9个地窖空了6个,二石琢磨着是不是再找两个短工呢?可二石实在是找不到可靠的人,削皮刀和擦丝器一旦泄露出去,怕是自家的红薯粉买卖就得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