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挂名尚书(2 / 2)
可是在古代不同,哪怕是自己在家说乱七八糟的悄悄话,被有心人人听去了,就是大罪。
收起了戏谑的心思,几人入了宫。
东方朔去了刘彻的暖阁,马括和罗杰夫去了少府。
进了少府,点了卯,两人无所事事。
虽说给了官职,但是还没正式开始工作。
“马括,罗杰夫,你们过来一下。”桑弘羊唤了一声。
马括和罗杰夫跟了过去。
“陛下专门吩咐过,你们二人先给我当着副手。至于考工和尚书的工作,暂时有人在负责。”桑弘羊算是解释了马括,罗杰夫为什么无所事事的原因。
马括心想:“不给分配任务最好,免得沉沦在无数的琐事之中耗费生命。”
少府里面,绝大多数岗位都没什么前提,不如丞相府或者御史台,可以出政绩。
并且,在少府之中也无法发展自己的势力。
少府里面的人,大多数都是只知道默默干活的人,吴东洲这样心思活泛的是少数。
吴东洲,马括又不喜欢这样的为人。
再者就是桑弘羊,孟贲这种,对刘彻死心塌地的人,更不会甘心去当马括事业的助力。
想到这,马括忽然又想起了霍光,不禁一阵肉疼。
曾经,有一个人才站在我的面前……
“桑大人,现在可有什么工作交给我们?”既然让当桑弘羊的助手,那就好好地当。
只是可惜,罗杰夫那个“九千岁”落空了。
罗杰夫倒是不以为意,本身对权力就不是太感冒。
如果要是一个军职,罗杰夫恐怕就要去争一争了。
马括转念一想:“自己和罗杰夫的军事才能已经崭露头角,刘彻不让自己去军中立功,肯定不是为了珍惜自己。
如果因为爱惜人才,就不敢送上战场的话,那就不会有卫青,霍去病的赫赫功名,也不会有后面的李广利徒费国帑。
那么刘彻是怎么想的呢?”
自从和刘彻见面以后,马括发现了一个“秘密”。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秘密,因为道理太简单了。
那就是:所有的事,只要站在刘彻的角度上去分析的话,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如果把自己放在皇帝的位置上,忽然来了一个来自未来的人,那么自己会如何去用这个人?
马括觉得,自己肯定会考验一下这个人,一定不会一下子就给这个人高位。
因为来自未来的人,谁知道是个什么人?
中国历来就是人情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
这不仅仅是自己的根,也是给别人的一个安全感。
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正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庙”,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多了许多信任。
同时,穿越者也是一把锋利的刀,一定要放到最危险的地方,摆出最难解决的难题。
一个来自未来的人,是一定知道对手的软肋。
大汉和匈奴不死不休,军队才是最该去的地方。
可是在少府?
马括忽然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