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强国之道(2 / 2)
刘彻道:“你们后世就都是用这个的吗?”
马括道:“后世用这个的也少,我们用的都是油磨。”
“油墨?写字的油墨?”
“不是,是可以烧火的油,用油驱动的磨。”
刘彻眉头一跳,随即脸色一沉,道:“你不会造吧?”
“不会……”
刘彻怒道:“你说你们两个,整日里不学无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刘彻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盯着马括跟罗杰夫看,对这二位什么都知道,却又什么都不会搞的样子恨得牙痒痒。
虽然说曲辕犁,水车水磨也算是发明创造,马蹄铁更是大幅度增加了汉军的战力,却不能令刘彻满意。
这些东西,都是刘彻可以理解,可以看得懂的东西。
至于马括说的压缩机,电话这些东西,刘彻迫切地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饶是如此,听到刘彻说自己“不学无术”,马括也是心中带气。
马括道:“陛下可知如何捕鱼?”
“朕……”刘彻正要说自己不会,瞬间改口道:“有话就说,少给朕搞这些弯弯绕!”
“咳……”马括被刘彻噎了一下,把准备好的说辞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真不愧是千古一帝,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马括道:“人间事业千千万,又怎么可能人人都全知全能呢?
做学问,得董仲舒,带兵打仗,要卫青霍去病。
即便是升斗小民,也各有各的用处。种地的种地,捕鱼的捕鱼,大家相互协作,才是帝国运转的根基。”
刘彻依然一声不吭盯着马括,意思就是:说得不行,继续说。
马括心道:这要是在后世,老子分分钟扭头就走,不干了。
现在真要这么干了,刘彻杀起人来也是不带眨眼睛的。
压住心中不满,马括继续道:“臣只知道其中原理,大致结构。只是我大汉多项制造水平跟不上,我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完话,马括也闭上了嘴,任凭刘彻如何盯着自己,都不为所动。
“看吧,让你看个够。老子还不信目光能杀人。”
马括也只敢在肚子里过过嘴瘾,一个字都不敢说出来。
最终,刘彻先开口,道:“说吧,都缺什么?”
马括道:“首先第一样,就是铁。”
刘彻道:“你要多少铁?”
铁器,是管制资源,优先用来打仗的。
如果马括要,刘彻肯定会给他们足量提供,对于这一点,刘彻丝毫没有犹豫。
马括道:“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品质的问题。质量不行,多少都不够用。”
刘彻道:“你们要什么铁?”
马括道:“我们想要的铁,这个世上没有。得我们自己炼!”
刘彻道:“那就炼!”
马括道:“得有煤。”
刘彻道:“上林苑有的是煤。”
马括道:“得有铁矿。”
刘彻道:“上林苑也有铁矿。”
马括道:“还得有地方。”
刘彻沉默了片刻,道:“我再赐你一千亩地,专门用来炼铁!”
双方你来我往,一句接一句,气氛忽然有了火药味。
马括道:“我还要人手。”
刘彻道:“我出一百羽林军供你调遣。”
马括愣住了,过了片刻才道:“这不妥吧?”
刘彻道:“你还想用野人?”
马括从刘彻的目光中看到了危险的味道,知道刘彻误会了自己。
“炼铁乃是粗累的活计,陛下可以让少府来负责便可。”
刘彻没有一挑,道:“你舍得?”
马括道:“臣所知道的,都是陛下的。”
大汉已经具备了炼铁工艺,只是比起后世来还很粗糙,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跟不上。
马括这么说,就相当于是把先进的炼铁技术无偿地送给了刘彻。
“朕给你安排足够人手,你就安心炼铁。”
“臣谢陛下。”
马括不再说话,刘彻也没说话。
刘彻在等马括提条件,这么大的贡献,没理由不跟自己要封赏。
结果马括什么都没说。
刘彻也不打算主动说,今天刘彻觉得有些被气着了,故意使着性子。
……
“听说平阳公主的婚礼你不打算去?”
“臣的兄弟要结婚,实在是分身乏术。”
刘彻找道:“那是朕的亲姐姐,你就不怕她给你穿小鞋?”
马括道:“臣的脚可大可小,随便什么鞋都能穿。”
刘彻道:“跟权贵们搞好关系,对你没坏处。”
马括道:“想必陛下知道臣跟夏侯颇的事了吧?臣还真没把他放在眼里。在臣的心目中,只有陛下。”
刘彻道:“哼,油嘴滑舌!”心中却是很受用。
马括道:“有句话,本不是臣该说的,却不吐不快。”
刘彻道:“说。”
马括道:“国之强,在民。”
刘彻打断道:“捡重点的说。”
成日里听老学究们说治国之道,刘彻耳朵早就起了茧子,对那些长篇大论一点耐心都没有。
马括道:“好,陛下想要痛苦的,我也不再遮掩。”
对于马括用了一个“也”字,刘彻并不在意。
看到马括渐渐开始忘乎所以起来,说明马括打算放开了,跟自己说些干货。
只要有干货,至于面上的东西,刘彻可以不在乎。
马括道:“老百姓的活力,才是国家富强的根源。
只有彻底激发出老百姓的活力,国家才会蒸蒸日上。而想要激发百姓的活力,唯有打开百姓的上升通道。
然而高位有限,如果一些人久居高位而不退,那么百姓就看不到上升的希望,自然不会有奋斗的动力。”
“除此之外,增加国家人口,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刘彻点了点头,算是基本认可。
说着,马括抬头看了看刘彻,悠悠地道:“上林苑那么多野人,陛下不觉得羞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