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鸳鸯阵(2 / 2)
四千人的新部队,军费有限,如何能用最低的成本制造出两千把长兵器?
得知将领的烦恼,赵大成建议他用明朝矿工起义军发明的狼牙筅。
元敬第一次见到狼牙筅,瑞凤眼光彩闪烁,赞叹道:“果真智慧在民间。义乌兵战力虽强,却没有系统的武艺训练。这狼牙筅相当于改良版的长枪,可功可守。战场上就多了活命的机会。”
小美道:“柄用毛竹制成,长江以南多产毛竹,只需要做前部枪头,即可解军费之困。”
襄平点头:“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上面扎满铁枝和倒刺,不如灌上毒药,一触即毒。往前一挺,跟铁丝网一样,被狼筅钩住,倒刺拉扯几次,就算不死也要掉层皮。”
元敬同意,他再次改良狼牙筅,在长而多节的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药。战斗时,倭寇长刀虽锋利,却砍不断软枝,竹节层层深,能挡住长枪刺入。
……..
待军法、体力、武艺训练结束后,开始练阵。
距离远,可用火器投石等,若近身作战,则需要新的阵型。
俞家军的阵法分别叫做三叠阵和夺前蛟阵。戚家军则是练习改良版的土狼兵阵法,唤作鸳鸯阵。
吸取了土狼兵的七人阵法,增加到十一个人,武艺最高为队长,他站在队伍的前列中央,其余十个人分成两列纵队,站在他的背后。
十人持有四种不同的武器,攻守结合。
在队长身后,是两名持有标枪的盾牌兵,首先投掷标枪发动进攻。
掩护盾牌兵的,是狼筅兵。
狼筅兵的后面,是四名长矛兵,他们是队伍的攻击主力,看见敌人,就使用长矛前刺。队列的最后,是两名短刀手,防止对手迂回,从侧翼保护长枪手。
鸳鸯阵又根据时机变化:
五行阵,主要用于狭窄地区的巷战。
三才阵,主要用于冲锋进攻,或是敌军败退时的追击。
元敬襄平商量后,贫苦的军眷可制军衣、铠甲得一些报酬。襄平带领着随军的戚家军军眷,制作纸铠甲、缝制鸳鸯战袄。
因为南方气候潮湿,铁甲一般会生锈,防护能力大大降低,但是纸甲不存在这个问题。纸遇到水会很容易变得破烂,但是经过锤轮压缩制成的纸甲,沾了水反而更加坚固,还能抵御燧发枪的铅子。
而明军的金属锁子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很大,而且铠甲是易耗品,损坏即报废,纸甲成本低廉、容易制成。
四千新兵经过二个月严格艰苦训练,“无不以一当百也”,人称“戚家军。
胡宗宪对戚继光的新兵十分重视,时来巡查,对军纪、军容、战力十分满意。
监兵赵以丛对胡宗宪进谗言,污蔑戚继光,胡公大怒,狠狠批评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