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2 / 2)
出面的只能是带了围帽蒙了面巾的王瑛。她给胡夫人送了衣食,
去探望徐渭。监狱十分肮脏,一股腐败的臭味,王瑛进去后紧皱眉头。
当年无限风光的大狐狸小狐狸,大狐狸自杀,小狐狸疯了。王瑛试图跟他说话,可文长已经不认人了,嘴里咿咿呀呀说着碎片语言。
当年思维敏捷,狡黠机智,而今确实镣铐重重,潦倒不堪。
王瑛出了五十两银子打点狱长,拨了一间单独的牢房给他,又分发一些碎银给其他狱卒,不能亏待了徐先生。
她还记得徐渭对她说,他们是一类的人。
他屡第不中,若想实现胸中抱负,只能为幕僚。
她是女子,若想实现胸中抱负,也只能为幕僚。
徐渭曾自称“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本来就是南腔北调人,狂放不羁的文人,尔虞我诈的官场大概不适合他。她带了一批文房四宝给他,无论是创作诗词戏画,还是打发时间,他需要一些事转移注意力,寄情书画,忘掉那些痛苦的回忆。
王瑛给他讲了如今东南战场大捷,倭寇基本都已经赶回倭国的事,希望胡都督在天之灵能得以安息。
“我也觉得,若当年汪直不死,沿海诸将无需如此疲惫奔袭。浙闵的民生也能好一些。”
徐渭一直没反应。
王瑛又道:“不知您的戏剧写得如何了,若是写成了定要给我看啊。”
狱卒催了王瑛走,王瑛离开时劝他,“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忘记吧,徐先生。您的成就,不止于此。”
王瑛刚转身,徐渭空洞迷离的眼睛,倏然流下泪来。
徐渭的同乡诸大寿、张元忭听说此事,怜惜他的才华,为他奔走呼救。让他在狱中注释《周易参同契》,并与好友张元忭编纂了《会稽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