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道门,就是条破船!(2 / 2)
这唐玄奘可是与鸠摩罗什、真谛、不空齐名的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师之一!若不是这些大和尚呕心沥血,前赴后继,佛教焉能在中国盖过道教?
释教大兴,力压道门,实乃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改变。因此,墨龙轩多多少少可以体会太上老君这道门领袖的郁闷。上顶着道天大势的压力,下抗着众生万灵的民心,任谁面对着这几乎必败的局面,都不会开心地起来。
话说回来,墨龙轩对佛教其实颇有好感,要知道前世墨龙轩家族三代礼佛,墨龙轩耳濡目染之下,比起道教,他对佛教反而更为熟悉。
孙中山先生曾言:“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释教大兴,乃是道天注定的,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车轮。
回想起来,此番穿越到西游,墨龙轩明明都到了西天灵山脚下了,只要稍有机会,不就入了释教了?谁会料到,墨龙轩居然被太上老君带回兜率宫,上了道门这条破船……
墨龙轩本来可以轻轻松松借助释教大兴的东风扶摇直上,在西游世界里大展拳脚的,却被绑上道门的战车,不得不对抗历史潮流……
真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呐。
有一个长者说的好,“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这就像一个大学生,明明很用功,很努力,高考却选择了一个夕阳专业,之后还不思悔改,毕业后闷头进了一个夕阳产业,蹉跎了一生。
但你说墨龙轩不想改换门庭吗?他也想啊,他也知道释教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终有一日要君临三界,为了长远发展,咬咬牙剃光头,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但墨龙轩看似有选择阵营的自由,其实根本没有,因为他的社会关系几乎全部建立在兜率宫的基础上,几乎没有脱离的可能。
季笙、青牛、阿福还有相殊,墨龙轩认识的人几乎全在兜率宫,这些社会关系就像一张网,既支持着他,又束缚着他,使他根本无法脱离这个社会环境。试想一下,你可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自生存吗?
不问可知,要在陌生环境生存是极度困难的。上外地就学,有和你已经奠定关系的学校作为社会环境;到外地打工,则多有亲朋好友相助帮扶;即便是孤身一人在外,至少都是中国人,都懂普通话,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社会背景。
正因为这既定的社会关系,逼着墨龙轩只能硬着头皮,上了道门这条贼船,去对抗释教这个“历史潮流”了。
等等,去月宫貌似是个脱离的机会?!
墨龙轩正胡思乱想之间,太上老君又道:“你可知为什么是五方揭谛看守着泼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