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这酒不错(1 / 2)
夏天是最繁忙的季节,农民们尤其辛苦。
苏省每年要播种两季,一季水稻、一季小麦。
六月份的时候收割麦子,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就要把水稻插下去。
七八两个月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也是水稻疯狂成长的季节。
这两个月农民最为辛苦,他们不仅要到水稻田里面除草施肥,还要打农药。
水稻的成长需要大量的水来进行灌溉。
在整个夏季这三个月时间,每过十天就要对水稻田进行一次闷灌溉。
在这个季节,市里面从上到下的各级领导也会不断的到农田去考察。
这时候宿市的市高官李守盛,坐着专车带着市里面的十几个人直奔乡下去考察。
“李书记,这是今天新到的报纸,您带着坐在车上面看。”秘书王建国恭恭敬敬地递过来几份报纸。
几辆丰田考斯特很快冲市政府出发了。
李守盛一边听着秘书的工作汇报,一边翻着手中的报纸。
突然,从报纸中掉出一份彩页广告。
这在《扬子晚报》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扬子晚报》凭借着它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特点,不仅在百姓中销量很好,在政府机关中,也是各个单位必定的报纸。
“这是……”李守盛问道。
王建国赶紧弯下腰把《扬子晚报》中掉落的那一份“盛世天下”酒的广告捡起来。双手递给了李守盛。
“李书记,这是酒业广告。”
“一酒的广告,费得着这样大张旗鼓的登广告吗?”李守盛拿起广告一看,立刻被吸引住了。
他上下打量着这“盛世天下”酒的广告,整份报纸都是黑白印刷的,只有这酒的广告是彩色的。
“上下通融,方的从容!”李守盛书记不断念叨着这一句广告词,“这酒有点意思啊。这酒有点意思!!
这广告词颇有文化,写这广告词的人不简单。”李守盛看了看酒瓶子,“为何叫做上下通融,方的从容呢?”
王建国迅速把《扬子晚报》翻了过来,把版底的一块广告送了过去。
“这一版面有具体介绍。”
“这酒有两种度数,酒瓶里面是三十八斧酒。瓶盖子里面是56度酒,把这上下的酒串联勾兑后,就是四十二度酒。这就是上下通融,方的从容……”王建国解释说道。
“妙啊……妙啊……”李守盛笑道,“这酒竟然是咱们宿市的?”他看到了广告下面几行小字。
“是的!这是刚刚出现的品牌。”
几辆丰田考斯特车辆迅速向前开去。
李守盛书记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这酒的销量如何。”
“听说还不错!”王建国说道,“市场上已经卖到了一块五一瓶了。有的饭店据说已经开始卖到了两块五。”
“这酒不错,这酒是谁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