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你要多少粮食(1 / 2)
?
“你这数据准确不准确。”盛天问道。
“老板,这数据绝对准确。”李嫣然说道。
盛天听到这话之后,知道了这些国营酒厂为什么能够存在下去。主要原因就是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按照高粱的价格是一毛四一斤,按照2到3斤粮食生产,一斤酒这一斤酒的成本就在五毛钱左右。
而现在宿市各大酒厂主要酒的价格只卖在两毛到三毛钱一瓶。
原因就在于他们能拿到便宜的粮食。
“盛老板,最近他们酒厂进的高粱价格会更便宜,因为新一批的高粱马上就要上市了,据说他们能够够拿到六分到八分钱一斤的高粱。”李嫣然又补充一句,“而且他们拿到的粮食都是优质的粮食。”
这就能够解释的通了,他们为什么能够把酒的价格卖的这么低,而且这酒厂还养活了这么一大帮人。
为什么在90年代初期国家实行大规模的企业改组,为什么下岗了那么多的工人?这些酒厂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巨大的包袱,必须要把这些包袱甩掉,国家才能够轻装上阵,快速前进。
这些企业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巨大的、沉重的包袱。
“我知道了!”盛天说道,盛天又询问了工厂现在的进展情况。
虽然李嫣然说工厂无论是建设还是各方面的生产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他盛天出门在外,心里面还是放心不下。
而盛天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让他整天在酒厂里面批阅文件参与对酒厂的管理,他也静不下来这个心。
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出去做。
程明珠这个大小姐应该赶紧上岗才行。
只有程明珠这样的铁腕女强人加入到他们“盛世天下”酒业。盛天才能够放心的将盛世天下酒业交出来给人打理,而自己又可以转入到另外一个行业去做。
“盛世天下”酒业在宿市算是站稳了脚跟,在苏省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就是扩大宣传,争取在年底多拿下几个省份的市场。
盛天知道有几个省份没有浓厚的白酒文化,虽然他们当地也有几个白酒厂,但是那个白酒厂也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建造而成的,只是为了满足本地人最基本的消费。
这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白酒厂是经不住市场经济大风大浪的检验的。
就在江苏省附近的几个省份,他们缺少浓厚的白酒文化,他们酒厂生产出来的酒只能用“凑合”两个字来表示,远达不到高端的品质。
这是盛天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他要把白酒推行到这些地方。
李嫣然向他汇报了足足一个多小时的工作。
李嫣然的汇报虽然不能说是事无巨细,但是盛天从李嫣然的汇报当中能够感受得到李嫣然这样一个秘书完全可以独当一面,这个秘书业务能力很强。
“李秘书,天也不早了,早一点休息吧,不要太累了。”盛天临挂断电话吩咐了几声。
“谢谢老板的关心。”李嫣然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一早,盛天带着田雨从机场招待所出发了,他们直接打了一辆车直奔沈阳市区。
到了沈阳市区之后,盛天并没有先去银行,而是直接去了市粮油批发市场。
要向官方购买粮食,那必须得到粮食局,但是个人购买粮食,那就只能去粮食批发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