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改换门庭(2 / 2)
“呵呵,原来你就是李子楚,果然一表人才嘛。”
只见又走来一群人,当头的是一位中年美妇,后面跟着一帮人,有男有女,胖瘦不一,俱挺胸腆肚,颇有气概。说话的正是那美妇,天青色披风,肤色稍黑,一双凤目熠熠正望着他。
两少年上去行礼,“拜见帮主。”原来这位便是青竹帮主柳自华。
李天涯顿时心里恍然,忙上去拜道:“李天涯拜见柳帮主柳娘。”原来李天涯曾听苏蓉说起过在杭州的经历,知道有这位柳帮主,这次来之前,苏蓉也曾让他有事可拜访她,李天涯嫌麻烦,也就没再拜访。
没料想在此处碰见。
原来今日柳自华在酒楼吃茶,顺便处理帮里事务,这是她的日常习惯,听到刚才外面喧哗,才知今科解元叫李天涯,她是听苏蓉提起过的,也是甚为惊喜,便叫人来请。
当下,柳自华上下打量李天涯,半晌笑道:“早已听小蓉提起公子,不料今天在此相逢,呵呵,果然人中龙凤。”她说此顿了一顿,脸色突然一凛道:“我早就收到小蓉来信,叮嘱我多加照拂。哼哼,可是,你既然早到了杭州,却迟迟不见来见阿姨,难道是瞧我青竹帮不上眼,有辱斯文?”她这一问,虽然语音不变,但是气氛骤冷,众人一愣,以为她要当众发作。
李天涯暗暗叫苦,这苏蓉真个多事,原来还先写信给人家,以为我是小孩子到处需要人照顾?不过人家是苏蓉的前辈,自己确实没上门拜访,解释一下是要的,尴尬道:“小生忙于考试,本想等放榜之后,才登门拜访柳姨,不料与柳姨在此相遇,怠慢之处,还望见谅。”
其实,乡试前忙还说得过去,考试前夕,不敢放松嘛,考试之后,就应该是合适时候,只是这些天他与张岱游山玩水,早就把这事忘记了。总之还是他无此心意,现在只能如此解释一下。
“哈哈哈,哈哈!”柳自华突然大笑道,大力拍了李天涯肩膀一掌,“阿姨和你开玩笑的,行走江湖,该来就来,该走就走,哪里有那么多婆妈拘束?好了,现在你们已经放榜,应该没事了吧!?相逢不如偶遇,今晚跟着柳姨一道去吃饭,同时为你接风庆祝。”
众人这才放松下来,嘻嘻而笑。
李天涯啼笑皆非,心道,苏蓉这位阿姨果然非同一般,黑寡妇之名果然名不虚传,英姿豪爽不逊男人,刚才可吓了我一跳。
本来张岱已叫仆人订好了酒席,晚上大大庆贺一番。
李天涯不好再拒,当晚,便与张岱宁采臣等人过去赴宴。柳自华见三位新科举人应允前来,不禁大喜,亲自到门前迎接,毕竟李天涯等人身份也不一样,举人老爷嘛。这位黑寡妇艳丽精明,风韵犹存,笑道:“新科解元到啦!弊处蓬荜生辉。”喝酒时曲意逢迎,兴尽而散。也不在话下。
李天涯、宁采臣自回船上歇息,与张岱约定翌早一起赴鹿鸣宴。
洗漱完毕,各自回舱。李天涯梦见那个美妇人巧儿前来,这次衣着光鲜,笑盈盈地对他说:“感谢恩公,妾身夙愿已了,为报答恩公的恩德,妾身在阴间日夜为您祈福禳灾。”说着,不见了。
李天涯醒了过来,心道,贾也浅果然不敢违诺。
看时间已经五更,也不再睡了,因为一会就要去赴宴。叫醒宁采臣,两人吃了早点,小坐片刻,便听得岸上鼓吹声洋洋沸沸,来迎新科解元赴鹿鸣宴了。各位举人的落脚处昨日就已打听清楚了,李天涯插金花、骑大白马、披红挂彩、吹吹打打,被人簇拥着来到杭州府学,鹿鸣宴设在府学明伦堂,由浙江布政使主持,主考官刘光斗、副主考张邦、十五房官、内外帘官,以及一百二十名新科举人都要参加,
其按规定的仪式由司仪引导着先参拜座师、房师和提调官,分别送上金银珠花、杯盘、绸缎等礼物,这些礼物昨日就已经让人准备好了,种种繁琐之处,也不尽述。
午时,明伦堂鹿鸣宴开始,歌《鹿鸣》之诗、作魁星之舞等,筵席直至申时方散……
☆☆☆☆
有人手执家伙上门打架?
柳如是喝道:“好啊,什么人如此大胆?不知死活。”她现在胆气颇豪,率先冲了出去。
等苏蓉与柳如是叫齐一干家仆十几人,匆匆赶到听河居。却见王京和孙山两人已站在门前笑逐颜开,两女忍不住纳闷,这是怎么回事?
王京见了她们,笑道:“恭喜恭喜,两位解元夫人,你们看……”
只见一大群人正在忙忙碌碌,一大群人喜气洋洋,其中有一伙是吹鼓手,卖力地吹打,六、七个工匠麻利地将正在搭建,竹条、鎏锡钉、细花篾簟这些建墙门的材料就已经堆放在一边,似乎要在听河居门口砌墙。
难道是来闹事的人,是来霸占地儿?
柳如是上前娇声叱道:“喂喂,说你们呢,你们是什么人……还有你们俩个,人家趁子楚不在,欺负上门,你们不但不阻止,竟然还有闲情说笑,助纣为虐,幸灾乐祸,简直是混账之极!”她来势汹汹,脸如笼罩着一脸寒霜,戟手前指,今日的柳如是可今非昔比。修为大进去,身手敏捷。
王京吓得退了一步,被她突如其来的斥骂,一时间张口结舌,看柳如是架势,貌似自己一个应答不对,就要上前动手,他素来害怕这位河东君。就是苏蓉也不简单,新近也领教过她的厉害,都是母大虫啊,他一下子不知所措,连连后退。
“呵呵!”幸亏这时李小婵跑了出来,笑道:两位姐姐你们误会啦,嘻嘻,是我阿哥得中头名解元!”
这时,又有一批人吹吹打打来报捷:“捷报!捷报!绍兴府李天涯得中丁卯科乡试解元!”
原来是李天涯得中解元,俩人才恍然大悟,苏蓉喜极而泣,柳如是也是莫名地高兴,相拥而笑。
没多久,只见听河居前面街口,门前矗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这时天色虽已暗下来,但牌坊上“解元第”三个擘窠大字清晰可见。这些工匠都是工艺精湛的高手,手脚之快,让人咋舌,这就叫改换门庭。原来报捷的人先往绍兴府李天涯原来的家后,才知道他们兄妹已往南京居住,于是回报府台,再往金陵而来,如此一来,就耽误了不少时间。
苏蓉笑逐颜开,帮忙李小婵发赏钱与众人,那些工匠却不收钱,给苏蓉及李小婵磕头,说今日建这墙门分文不取,以后永为李家的主顾,李天涯家有建屋置办家具这些喜事这些工匠就要优先,别的工匠不许来争夺,这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他们以为苏蓉是府里主母,一边磕头,口中连声称“夫人。”苏蓉脸色通红,心里又害羞又甜蜜。
举人地位非生员可比,生员参加乡试还有名额限定,可以无限期参加会试,直至考上或者考到死为止,不愿再考的话去国子监坐监后即可当官,比贡生地位高,留在地方上则是知名乡绅,与知县分庭抗礼,拜帖落款是治愚弟某某。
能与知县称兄道弟的,其地位可想而知了,所谓,牌楼竖起,门庭一新,投献靠身的奴仆前呼丫后拥。
举人以后,便有人来卖身投靠。
于是,听河居热闹喧嚣,一天到晚,络绎不绝有人来拜。就是锦衣卫指挥也对这位新科解元刮目相看,派人来拜。
李小婵大是不耐烦,懒得应付,每天一早早就去了及第楼,眼不见为净。
幸亏有苏蓉与柳如是居中主持接待,待人接物井井有条,方保无虞。到后来,柳如是也回去了,留下苏蓉支撑周旋。
宋佳、楚敏、等国子监好友都来了,张溥张采和复社四公子也来了,甚至国子监祭酒钱谦益也来拜访过。
就是楚府也派人来问过。
众人都等着李天涯回来,可是一直到了十月底,李天涯还是音讯全无……